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冒后咳嗽属亚急性咳嗽范畴的一种独立性肺 [复制链接]

1#

导语: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属亚急性咳嗽范畴的一种独立性肺系疾患,是指感冒的急性卡他症状消失后,咳嗽依然存在,临床上以刺激性干咳或者咳少许白黏痰为主要表现,胸部正侧位片DR无异常,病程一般是3~8周,甚或更久。国外一项调查发现,在亚急性咳嗽中,感冒后咳嗽的发病率占据48.37%。

01感冒后咳嗽症状单一,缺乏特异性,可发展成慢性咳嗽,令患者困扰

1、概述

临床研究显示,感冒后咳嗽在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发病率大致为11%~25%,若是呼吸道感染的暴发流行时节,发病率可高至25%~50%。在国内最新修订的年版《咳嗽的诊断与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感冒后咳嗽居亚急性咳嗽病因的首位。

本病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因其症状单一,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易漏诊或误诊,若早期诊断失误和治疗不当,易使咳嗽稽延,甚至发展成慢性咳嗽,使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因频繁而持续的咳嗽而受到极大的困扰。

目前本病的病因病机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研究虽多,但认识尚不完全,临床并无特异性疗法,治疗上主要对症运用镇咳药物、抗变态反应抗组胺药或鼻减充血剂等,重者予吸入或口服激素等,而这些西药仅短期内改善症状,若长期口服会形成依赖或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诸多。可见,西医在本病的医治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中医病名认识

关于感冒后咳嗽的中医病名,其实在中医经典文献中暂无确切的病名记录。而长久以来关于该病的中医病名,主要根据病因、病机、症状以及病理转归等进行命名。本病以咳嗽为主症,故中医学将其纳入“咳嗽”的范畴,而咳嗽病名最先在《*帝内经》中出现,如“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许多现代医家认为本病发生于感冒之后,因外受之邪除而未尽,使肺宣肃失常而致咳嗽,故将其归纳到“外感咳嗽”的范围。也有一些医者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风邪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又将感冒后咳嗽归于“风咳”范畴,其特点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非常形象的描述,提出风咳乃“欲语而咳,言不得竟是”。还有一些医家因本病久治不愈或迁延的临床特点而将其归于祖国医学“久咳”的范畴。

02了解感冒后咳嗽的病因病机,脏腑机能失调,驱邪无力,致病邪内侵

1、表邪未尽,客留于肺

感冒多由外感六淫或时行疫*侵袭肺卫所致,而六淫邪气中,风邪为首,虽易搀杂其他时令邪气而伤人,但以挟寒邪者居多,诚如张景岳所述:“六气皆使人咳,风寒为主。”然有些医者或患者不明其理,在感冒初期即滥用“抗病*、抗生素”或“清热解*”等苦寒之品,致风寒邪气未能彻底透发,闭门留寇。

或滥用镇咳之品、祛痰药,或滥用敛肺收涩药,使得外邪被遏,入里伏留在肺,令肺之宣肃失司,开阖失利,肺气逆乱而成咳嗽。感冒后咳嗽的主要病机是病初邪气盛时,误治失治,致余邪留恋,稽留肺系,宣肃失权,损其气阴,气逆作咳。感冒后咳嗽频繁的原因是过早停药或进补,使表邪流连难除,缠累肺脏而致咳。

2、素体正虚,无力祛邪

《*帝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冒虽表证已消,但因素体正虚,脏腑机能失调,驱邪无力,病邪内侵,流连肺内,故咳嗽难愈,正如巢元方所述“久咳嗽上气者,乃肺气虚极,风邪停滞”。感冒后咳嗽系素体阳虚,无以温养腠理,卫外功能不足,首次伤风后治疗延迟。

或误治,使外邪留恋,致咳嗽难愈或病愈再发。感冒后咳嗽多因肺脾肾功能虚损所致。肺气虚,肺卫失固,复被邪袭,则无力驱邪外达,致邪气留恋;中焦脾土,主运化,脾虚则健运失职,酿湿生痰,内储于肺;肾阳虚则无权气化,行水不利,水饮内生,上逆扰肺,故久咳不愈。

3、内外合邪,同犯于肺

《医学三字经》曰:“肺乃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咳嗽虽是肺脏之本病,但其余脏腑机能失常,内生邪气,亦可反作用于肺。

加之外来邪气引触,内外之邪相结,使肺气宣降失调,气机不利,故令人作咳。此病由于平素嗜食生冷、肥厚油腻等损及脾胃,由脾酿湿为痰,上僭于肺,遏阻肺气,当外邪袭表时易与痰湿相胶着,滞留气道,故咳嗽不止。

03了解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进行辨证分型,科学对症用药

1、辨证分型论治

目前对于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辨证分型并未明确,各临床医家根据其症状、体征等特异性,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及个人见解侧重点的不同,对感冒后咳嗽所属的中医病因病机各抒己见,故归纳出的辨证分型也有所差异。

根据感冒后咳嗽的基本病机,将其分为气阴两虚型、肺气亏虚型、痰热阻肺型,分别治以泻白散、止嗽散、麻杏石甘汤与千金苇茎汤加减。将本病分作寒饮伏肺、脾经伏火、寒湿中阻、胆胃失和、肝气犯肺等五大证型。

分别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泻*散、苓甘五味姜辛汤或者乌梅丸或者平胃散加减、蒿芩清胆汤加减、逍遥散加减治疗。根据六经传变的原理,提出感冒后咳嗽的辨治方向有三:表邪克肺证治以止嗽散;邪入少阳证治以小柴胡汤;邪热灼肺证治以麻杏甘石汤化裁。

2、分期治疗

感冒后咳嗽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中医证候也会有所差异。部分医家根据临床观察及疾病的演变规律,归结出本病各个阶段的治法方药。感冒后咳嗽初期乃客邪未尽,应宜宣透;中期为正虚邪恋,当祛邪扶正;后期余邪易化燥伤津转变他病,当以润燥滋阴。

将感冒后咳嗽按病程长短及邪正盛衰关系分为3期,认为早期邪盛正气未虚,应以宣肺祛邪为法,方选三拗汤加减;中期正气稍不足,病邪渐衰,宜轻宣余邪,自拟宣肺汤加减;晚期邪恋正虚,应补虚扶正与祛邪同步,自拟调肺汤治疗。

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感冒后咳嗽可分为3个时期:初期风邪犯肺,客邪未除尽,应治以宣肺疏风,利咽止咳,采用止嗽散化裁;中期正虚邪恋,治以扶正祛邪,宣利肺气之法,方选玉屏风配合六君子汤加减;后期为肺燥阴伤,变生他病期,以润肺养阴为基本治法,方选沙参麦冬汤。

3、中药治疗

可运用周仲瑛教授自拟的宣肺止嗽方(炙麻*、杏仁、白前、牛蒡子、蝉蜕、款冬花、全蝎、桑白皮、佛耳草、炙甘草)治疗感冒后咳嗽。临证中不能见咳止咳,因该病病位在肺,处于上焦,治疗应宣畅肺气,自拟清扬畅肺饮加减(枇杷叶、桔梗、牛蒡子、浙贝母、大青叶、杏仁、荆芥、*芩、防风、蒲公英、连翘、甘草),总有效率92.00%。

与常规抗过敏、止咳平喘西药相比,复方蛇胆川贝散联合西药治疗可获得更优的临床效果,以此肯定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研究显明,与复方甘草片相比,苏*止咳胶囊对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更具佳效。而苏*止咳胶囊是凭借“风咳”理论研制而成,是咳嗽指南推荐治疗感冒后咳嗽有效的中成药。

结语:此病病位在于肺,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多由于感染风寒外邪后,肺卫失守,侵袭肺脏,肺气郁闭,宣肃失度,加之感邪早期诊治失当,致邪气留伏,日久伤其肺气,无力驱邪外达,故咳嗽稽延。治疗上当顺其肺性,因势疏导,着眼于宣散与肃降相结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