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第四期:2014上半年终端市场调查之破局篇
房地调控背景下,楼市量价齐跌已成定局,好比股市进入下跌通道,“熊市”来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下半年,陶瓷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停窑还是不停窑?割肉还是不割肉?如何开拓市场,提升业绩?本期《调查》,深入介绍销售老总们的应对之策。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行情下,企业与经销商将同步洗牌。企业的应对之策,关键在于找准突破方向。总结各企业操作手法,提炼出瓷砖行业自救宝典。——详情请关注腾讯·亚太家居为您带来的报道。行业与经销商同步洗牌金牌集团销售总经理汤浩:“金字塔上面,品牌企业好过,有品牌优势;下面,小牌子好过,有性价比优势。夹在中间的一层,往高端走,没有品牌,跟下面比,没有性价比优势,最难受。大企业,大品牌,最喜欢市场差的环境。企业本身的生产、管理、销售、财务、后勤系统协调运作,最希望大风浪来临,以便调整经销商队伍。金字塔下面的小企业,走专业化生产路线,产品质量好,有性价比优势,也有生存空间。而中间品牌,价格没有优势,品牌没有优势,渠道店实力一般,日子就难受了。”“今年年初,我就在想一个问题:经销商,人还是那个人,团队还是那个团队,产品还是那些产品,渠道还是那些渠道,凭什么多卖货?企业,思路还是那个思路,*策还是那个*策,也没有加大投入,也没有加强推广,要增长?凭什么?”东鹏南区销售总监张兄才表示,不但行业要洗牌,经销商也会洗牌。“今年就是个分水岭。好的经销商会突显出来,继续保持增长;差的经销商则会被淘汰。”玛缇瓷砖销售总经理欧阳刚金看法相同。“过去建材行业红红火火,有些经销商不知道客户是谁,不知道怎样找到客户,不知道研究市场。现在知道市场不好,不知道为什么不好。这样的经销商,过去是糊里糊涂发财,以后还糊涂,那就极可能被淘汰。”瓷砖行业,洗牌已经开始。经营管理混乱、渠道不畅、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面临诸多考验;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感觉不适应的经销商们,有的在考虑改行做别的,有的茫然无措,而思路清晰的经销商,正在积极谋划,整合资源,想大干一把。破局战略:找准突破方向1、拓展销售渠道才是王道“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要根据实际调整,不能乱开方子。”汤浩说。“销售人员的职责,是市场开拓;提升单店营业力,是经销商的工作。”想办法开拓新的渠道模式,这才是销售人员该做的事。“行业再不好,中国市场依然很大。做大客户数,一个客户带来300万元的销售额,10个客户就是3000万元。要看到池子外面的鱼,不要每天想着搞活动,池子里的鱼大家都盯着,多吃几条能有多少销量?”思路如此,实操手法暂不透露,东鹏南区营销总监张兄才表示,因为开辟了新的渠道,所以他管理的南区市场,在逆势中依然保持良性增长。强牌营销老总张润生,持同样的看法。“行市越不好,越不能乱。我们坚持传统打法,巩固已有的优势,加强点建设和渠道开拓。走得稳,就是走得好。现在如果乱来,经销商也会乱,结果就是乱成一团。”2、靠活动营销拼价格不可取这两年,业内活动营销越来越多。而活动营销的实质,是拼价格,是变相降价,天天“过节”,只是找个理由降价罢了。“今年煤炭价格下滑10%左右,工人工资涨幅不大,所以企业的成产成本相对而言,下降了10个点左右。这部分原本是生产企业的利润;但是行情不好,为了走量,生产企业会降价出货;经销商为了走量,也会降价出货。——这才是今年活动特别多的根本原因。”商家肯定不会亏本卖!而生产企业利润降低,就意味着积累不足,现金流不足。——熊市,现金为王,价格挺不住,制造企业今后两年的日子会更加艰难;而经销商赚钱少了,就会考虑改行。所以,拼价格不可取。认准市场定位狙击靶心1、老板应参与战略合作业内一直在说“整合地产资源”,其实做得好的企业,也就是新明珠、蒙娜丽莎、欧神诺、博德等数家企业。“这类战略合作,报价必须有竞争力,即,要报产品的出厂价,而不是经销价。”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其质量其实差别不大。“老板不参与,业务只能报经销价,跟其他企业的报价相比,没有竞争力。所以,在战略合作层面,整合地产资源,必须老板亲自参与,只有他才有最终定价权。”业内人士认为,或许与地产商之间的合作利润空间不大,但是,在当前市场上,可以消化产能,也能通过高端地产楼盘推广品牌。同理,所有“冠*联盟”之类的异业资源整合,老板要参与战略合作,找到合作方之间的最佳平衡点。2、练好内功,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瓷砖行业,首先是加工制造业。从生产环节来讲,必须做到质量稳定、压缩成本。而成本的压缩,不能通过“偷工减料”来实现,这样会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客户群体稳定,影响企业的未来。所以,压缩成本应该通过“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行为来实现,切实做好ISO系统,坚持不断改善。不但生产环节,销售、后勤、服务等环节,也必须走“精细化管理”的道路。陶瓷行业过去太好混了,但是只有管理精细的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才更高。以往日子好过的时候,就在管理方面下功夫,实现制度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是练好内功,企业更健康,抗风险能力自然也更强。生产专业化、运营品牌化、管理精细化,企业要根据情况,尽快做出调整。欧阳刚金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生产专业化。小企业要聚焦产品,专心做好一类产品就足够了。胡乱转产的代价更大。能做好一款产品,贴牌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生产品质过硬的企业,不会被淘汰。第二、营销品牌化。”找好备胎助你一路畅顺1、做好融资和断腕的准备“行业洗牌势不可挡。企业的窑炉如果能停下来,说明资金良好,最怕停不下来。”业内人士认为,陶瓷企业问题多,不但管理等方面有问题,资金方面的问题最大。“以往要开厂,场地是租的,设备分期付款,原料供应商垫款,销售给经销商期票。其实不是良性的发展道路,从一开始,很多企业就埋下了病根。”“熊市”考验的是资金运转的效率。“停不下来”的意思是,企业原本只是赚取资金运转链条上的部分利润;一旦资金运转停止,就意味着企业倒闭、债务爆发。“能停窑的企业,说明资金没有问题。当前市场,停窑不丢人。”欧阳刚金表示。健全融资渠道,已经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朋友找我,介绍银行贷款的业务。银行房贷生意生意现在很火爆。”陶瓷行业的“冬天”来了,“资本”的春天就来了。如果融资成本过高,企业无力担负,那么,考虑壮士断腕,早日脱身,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否则泥足深陷,最后的结局是难以自拔。2、探索异业资源整合行业内谈“资源整合”,搞“联盟”,其实已经很久。但是,不同行业之间,如何深入合作,还是值得研究。“联盟”除了合伙搞促销,应该还可以合伙一起做点别的事情,关键在于抓住盈利的关键,设计好合作模式。“活动营销搞了几年,未来的营销往哪里走还看不清楚。”某著名企业董事长表示。采访过程中,很多销售老总都在交流经验,询问市场上有没有新的动向。其实,异业整合的工作,已经有企业在操作了,并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结束语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瓷砖行业,面临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规模企业有更多兼并机会,品牌企业有跟多品牌可选择,落后的产能与经营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幸存的优质企业,迎来做大市场份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