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 [复制链接]

1#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从不同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句,多角度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培养发散性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格的奔放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运用比喻、对比、夸张、联想等手法和多变的句式来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特色,感受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背诵本诗,领会诗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诵读想象,体悟诗人的复杂情绪,感受李白飘逸豪放的人格魅力。

三、过程与方法: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本单元作品的学习,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学习本单元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经典诗歌作品,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四、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比较鉴赏并理解李白、杜甫内心复杂深沉的情感;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2.深入理解李白看似消极的人生感慨里深藏的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理解诗歌主旨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感受杜甫悲凉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他,是中国诗人队伍里的游侠。横扫中原山水大地,狂飙突进。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豪气纵横,灵动飞扬。

他,仗诗走天涯,饮酒闯天下。“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

吐,就是半个盛唐”。他的豪放旷达无人能及,他的飞逸潇洒无人能比。一挥宽舒袂袖即成一派洪流猛浪。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作诗仙的李白。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爱好饮酒、赏月、吟诗、漫游,诗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本想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在京仅三年,被“赐金放还”,仍然继续他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靠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

2.介绍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年),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聚于山东,不久后,杜甫西入长安,李白要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三、课文链接

1.吟:古体诗的一种。与“歌”“行”“引”同属乐府诗的范畴。内容多有悲愁愤慨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如《琵琶行》、《长恨歌》、《游子吟》、《李凭箜篌引》等。

2.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本诗作为古体诗,以七言为主,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

四、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一)预习检查:

1.掌握字音

天姥(mǔ)瀛(yíng)洲 天台(tāi)剡(shàn)溪 渌(lù)水 

脚著(zhuó穿)谢公屐(jī鞋子)暝(míng)殷(yǐn)岩泉
  

栗(lì)深林水澹澹(dàn)訇(hōng)然青冥(míng)
  魂悸(jì)

鸾(luán传说中的神鸟)回车恍(huǎng)惊起而长嗟(jiē)唯觉(jué)时之枕席

(二)解题

“梦游”:梦中游览。

“天姥”:指天姥山,在古吴越之地,今浙江新昌东,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仙人天姥唱歌之声,故名。

“吟”:古体诗名称之一(歌、行、吟、引等),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如《游子吟》《白头吟》。

“留别”:是自己要走了,写诗留给朋友作为分别之物。(说明写作目的)

所以题目可以理解为“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本诗还有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五、基本内容理解

学习第一段

1、请学生诵读,帮助正音,划分节奏

2、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先“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研习第一节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怎么理解?

明确:“拔”是超出之意,“拔”字写出了天姥山之高。

这四句中还有哪些极有表现力的词语,请同学们再找找。

“连”、“横”、“拔”、“掩”、“倒”、“倾”----高峻巍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伟高俊,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衬托、夸张

研习第二段

1、诗人如何梦游?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2、分组讨论

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概括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提示:①注意表时间或地点的词语;②找意象及并分析其特点。

明确:梦游天姥(虚景)梦到剡shàn溪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3、集体诵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研习第三节

1、请学生诵读并加以指导。

2、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体会“古来万事东流水”所抒发的情感,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加以深入体会。

3、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直抒胸臆)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如此,这诗才在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

——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这样评价以为诗人:“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位诗人是?(引导学生回答李白)。上节课我们随着李白飞渡镜湖,夜至剡溪,看到月光与人影交映的空灵景色,那么白昼将至,诗人脚著谢公屐,登上青云梯,又有何见闻呢?今天我们接着走进第二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正音正字,

2、名家范读,学生听读并划分节奏

3、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朗读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文本,并思考诗人登山后,又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起来交流分享。

提示: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明确:

①白昼山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意象:海日、山花、奇石。

特点:朦胧奇幻。

手法:用典。

情感:沉醉。

追问: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谢灵运喜遨游山水,是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选择谢灵运的宿处,谢灵运式的木屐,其目的是进入谢灵运的世界,遗忘政治失意的压力,享受精神上的解脱。

②傍晚山间: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意象:熊咆、龙吟、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青云、水雾、霹雳、石扉。

特点:幽暗惊惧。

手法:夸张。

情感:惊惧。

追问:“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句式有什么特点?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③夜晚洞天: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意象:青冥、日月、金银台、虎鼓瑟、鸾回车、仙人。

特点:明亮华贵。

情感:惊异。

追问:“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里为什么变成四字短句的形式呢?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1.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2.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五、启示——共情共鸣,引发壮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

李白身上集“儒、道、侠”三者于一体,有儒家的积极入世,有道家的消极避世,又有侠客的仗义豪情,他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写幻想世界。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愤之气。

六、拓展延伸

1.面对政治理想破灭却能坚守独立人格、同时具有蔑视权贵思想和傲岸不屈性格的诗人李白,你肯定想说的太多。请以“李白,我想对你说”这个句式写几句话来表达你的心声!

2.总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达,我能兼济天下,穷,我只能独善其身。傲岸的李白,潇洒出尘,仰天高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生命不能有苟且,只能有心性和远方!

七、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梦游仙境,描绘了天姥山的奇景,赞美了仙界的光明美好,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理想。

九、总结写法

想象丰富,构思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句式与全诗情感起伏变化非常协调。诗句长短交错,节奏有急有缓。

十、课堂总结

李白“梦游”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十一、作业布置: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结合诗人李白的人生经历,穿越到唐朝。展开想象和联想,假如你和李白在天姥山下相遇,你们会说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诗句读,然后品味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点拨一定要到位、干脆利索,不然学生会过多纠缠于此而忽略诗歌的感情脉络,致使后面的重要诗句无法充分赏读。

2.此设计旨在落实读、背、写,但是如果没有充分预习,学生的背和写会变得飘浮无依,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得不到有效训练,只是空摆架子。从课堂情况看,的确是这两点影响了整体效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