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杨崖集 [复制链接]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会宁县杨崖集镇以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为目标,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不断加大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规模,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致富路上药香浓。今年杨崖集镇的中药材喜获丰收,一畦畦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挖中药材。村民李明山告诉记者,当初种植的中药材种苗都是由甘肃长征药业集团公司统一提供,他们只负责田间管理,这样的帮扶模式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增收路子,也不用担任何风险。

杨崖集镇杨集村村民李明山:我今年种了30亩药材,细算了一下,收入将近能达到10万元,这对我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很高兴,也很有信心,也有干劲。

据相关检测报告显示,会宁党参多糖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倍,会宁黄芪甲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3倍,这些关键指标都显示出会宁中药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过硬品质,也让中药材成为了又一富民产业。同时,在当地龙头企业中建立扶贫车间,通过发挥最大效能让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延长,不断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实现了百姓收益共享。

杨崖集镇副镇长张月琴:我们杨崖集镇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杨崖集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们镇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中药材发展前景好的实际,实行统一供苗、农户自行管理、统一回收的模式,采取分户种植的办法,集中连片,加大种植规模,全力打造我们杨崖集镇中药材种植特色小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坚定基础。

年,天津市和平区与会宁县签订东西部扶贫帮扶协议。随后,和平区与甘肃省长征药业集团共同出资在杨崖集村建设了中药材产业扶贫车间,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杨崖集镇探索出一条以扶贫车间为载体、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核心,“送岗上门、就近就地就业”的扶贫模式。

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帆:在咱们杨崖集镇建成的中药材初加工扶贫车间和中药材精致包装扶贫车间,共吸纳了名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他们的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咱们这样一个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是对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也为老百姓脱贫奔小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村里有了主导产业,村民就有了就业机会。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扶贫车间联合企业运用“企业+农户”的订单保底收购模式,政府为贫困户提供补贴,扶贫车间和企业提供种植技术支撑,并上门保底收购,农民从种到收,没有后顾之忧,就近就地就业,也不再是梦想。

杨崖集镇杨集村村民李仲毕:政府支持的好,给我们提供了种苗,今年药材收成确实好得很,我们都很高兴,收入也很好。明年争取多种几亩,增加收入。

杨崖集镇杨集村村民陈玉兰:在这里打工三年了,一天是80块钱,要是一个月干满的话是块钱,比种庄稼收入好,还在家门口务工,也能照顾到家里,各方面都好一点。

近年来,杨崖集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打造集标准化种植、育苗基地与中药材粗加工扶贫车间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园,辐射带动了周边10个乡镇贫困户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2万余亩,壮大和发展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杨崖集镇党委书记王宁:下一步,我们按照生态立镇、产业兴镇、项目强镇、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积聚资源要素将杨崖集镇打造成集中药材种植观光、产品研发、膳食保健、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为一体的中药材特色小镇,不断擦亮“神秘药谷红色杨集”名片。

(会宁融媒记者牛丽娜陈宇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