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国共产党年华诞,3月8日也是第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了庆祝建党百年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长兴县妇联、长兴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系列微广播剧:“待到山花烂漫时”。
旁白:高淑英,现年岁,长兴县画溪街道竹元村村民。年中共长兴县委在画溪街道竹元村开辟水上秘密交通线,并在她的丈夫家建立了党的秘密联络站。曾经,高淑英默默支持着联络站的工作,现在她默默守护着老宅。
场景一
导游: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红色之旅来到的是竹元村中共长兴县委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在我们眼前是一座老房子,这座房子可有故事了。你们想不想知道?
同学们:想。
导游:年秋,国民党顽固派以长兴为重点开展反共活动,迅速波及到浙西各地。为了及时组织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干部撤离浙西,浙西特委和长兴县委决定立即开辟一条秘密交通线,我们看到的这座老房子也成为了联络站点。
导游:你们看门上写的是什么字?
同学:我知道,我知道,这叫做耕读传家!
导游:“耕读传家”就是既要学做人,又要学谋生。这里所说的“读”,是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要明事理做忠义的人,徐家人一直是怎么做的。我们看到的老房子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也离不开徐家后人的默默守护。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老奶奶,让她给我们讲讲交通站的故事,好不好?
同学们:好!
高淑英:好呀,只要你们愿意听。当时竹元村的贫苦农民很多,我夫家一家为人又正直,兄妹6人思想进步,都是党员,支持着党组织的工作……
旁白:高淑英的思绪被拉回到年的秋天……
场景二:(晚上)
徐温:二弟,和你商量一个事情。现在形势不好,组织要转移一批干部撤离浙西,经煤山、白岘、张渚的陆路,国民党封锁的很紧,最好的办法是从水路撤离浙西的干部。咱们家地理位置合适,要成为一个联络的站点,便于从水路和苏南地区联系。(小声低语)
徐良:咱们都是党员,我支持。
徐温:小声点,这要是暴露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淑英:同学们,以前战争年代,老百姓生活可辛苦了,日伪军常来“扫荡”,国民党部队也来骚扰。我们家四边都是河,又有竹林,是很好的隐蔽点。我的婆婆也很了不起的,当时我们家也很穷,她就去借米给同志们吃,还给同志们洗衣服,缝衣服,从来都不叫苦……
场景三
干部:同志们,走,咱们进屋内说……
沈梅贞:你们放心,我在外面看着。
干部:同志们,咱们现在先休息,等天黑我们再出发到沉渎港交通站,已经安排好那边的同志接应,然后去苏南的根据地。
沈梅贞:同志,这是我准备的干粮,你们带在路上吃。
干部:你把这些给我们,你家人吃什么呀,这些天已经很打扰了,我们这心里太过意不去。
沈梅贞:一定得拿着,我才安心,我也得尽自己的一份力不是。
同学:奶奶,那后来呢?
高淑英:后来呀,交通站停止了活动,长兴也解放了,我的丈夫徐良当时是雉城镇的第一任镇长,我也开始参加工作,担任过文书,会计,我们的日子们也慢慢好起来。
场景四:
年轻高淑英:科长,这是整理好的会议文件,你看一下。
科长:等一下,淑英同志,你是少数妇女同志中唯一识字的,咱可不能埋没人才,大材小用了,现在扫盲运动正在展开,咱们准备开一个扫盲班,你教大家识字,你愿意么?
年轻高淑英:这有什么的,我愿意。
科长:大家白天都要参加劳作,只有晚上有空一块学习,你要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可得想好了。
年轻高淑英:想好了,知识就是力量,我愿意把自己学的知识教给大家。
旁白:高淑英一直默默支持联络站的工作,解放后积极参加工作,虽然不是党员,但是为党的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徐家的家宅几经变迁,但是徐家的后人在老一辈的教导下,始终保持着交通站的原貌。高淑英说这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也是共产党的印记,哪怕没人知道,我们也要好好保留我们的历史,给再多钱我们也不会拆,徐家用最朴素的话诠释了守护。
编剧:陈甜甜
配音:李国政、李丽蓓、杨扬、陈甜甜、孙力、黄浩栋、魏奇玉
制作:陈甜甜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