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是一种平常的果蔬,但10余公斤重的瓠子并不多见。在抚州市黎川县厚村乡,这种瓠子不仅是当地一种独具特色的美食,也是一个产值近千万元的富民产业。
▲采摘成熟的瓠子。
“我家已经卖了95公斤干瓠子皮,收入1.5万元。”7月27日,黎川县厚村乡飞源村脱贫户李金发的妻子正在家里将大瓠子削成片状。几分钟后,10公斤左右的瓠子全部削成片状,铺在一张竹垫上,放置在太阳底下晾晒。李金发与记者聊着天,脸上抑制不住丰收的喜悦。“等晒干了,合作社会上门收购,每公斤30元。”李金发今年种了2亩瓠子,肥料等只花了七八百元,而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他告诉记者,这种大瓠子是村里的传统农作物,耐旱耐贫瘠,荒山坡地都可以种植,基本上都在10公斤左右,大的可超过15公斤,产量很高。
▲瓠子削成皮准备晾晒。
在飞源村,记者注意到,每家每户门口都晒有瓠子皮。而以往,村民把栽种瓠子作为副业,加工成瓠子皮,晒干后拿到集市去销售。
▲农户晒干的瓠子皮将由合作社收购。
据厚村乡党委书记蔡小平介绍,种植大瓠子的地方比较少,而厚村乡地处武夷山脉西麓,气候适宜。由于是农家特色绿色食品,厚村乡的瓠子皮成了黎川百姓餐桌上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近年来,厚村乡把瓠子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村民致富的产业来抓,成立黎川县花韵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瓠子栽种示范基地,还在当地购置冷库、烘箱等设备建立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村级公司黎川县飞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认种协议,村民利用闲置的高山梯田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今年,该乡共种植瓠子余亩,产值近万元,户农户户均增收3.3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