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报天天读2022年04月04日新华每日 [复制链接]

1#

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着力保障基层民生需求办实事,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亿万群众积极投身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亿万群众积极投身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今天,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们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基因库”作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们就能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精简流程,压减纳税缴费时间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

防止粗放式执法,加强部门协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深刻启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乱云飞渡中把准航向,在凝心聚力中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党史,要在立根铸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炼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到“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英勇奋斗;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到“哪里艰苦,我就应该到哪里去”的默默奉献……越是深入学习党史,就越能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精神磨砺。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营养和动力,补足精神之钙、把牢思想之舵、高扬信仰之旗,方能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奋发的状态,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党史,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深入思考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毛泽东同志曾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一步步走来,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学党史,贵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循道而行,方能致远。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就能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学党史,要在继承光荣传统、发扬革命精神的党性锻炼中,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蕴含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人民的血脉之中。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能变。学党史,既要不忘来时的路,更要走好前行的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新篇章——这是历史的呼唤,更是人民的期待。

从革命热土到发展热土,时代主题在变化,奋斗主角在承续,不变的是创造历史的人民伟力和矢志复兴的如磐初心。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挽救民族危亡的艰巨任务迎来了鼎力担纲者,实现国强民富的远大征程有了坚强领路人。抗战时期打“持久战”,建设岁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革年代讲究“时间就是效率”,新时代“走在时间前面”,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奋斗旋律,百年峥嵘党史写就一部雄浑激昂的奋进歌。

奋斗的底子在精神。人们常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安平县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抗战时期,仅有9万人口的阜平县却有两万多人参加抗战。英雄辈出、英气若虹,凝聚着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的崇高人格。奋斗,无疑是人生在世的最曼妙的姿态、历史留存的最动人的色彩。

奋斗的方位靠谋划。“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于天地间“挥毫泼墨”,设立已满4周年的雄安新区串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折射出改革开放宏图迭出的新气象,寓意着新时代实干家、奋进者的别样“浪漫”。人们之所以坚信雄安不可限量,就是因为看重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实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的信心,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白纸画美景,平地起新城,靠的正是胸中谋略、眼底境界的导航。

奋斗的精髓是理念。一位作家曾造访雄安新区,感受最深的是雄安新区对植树造林的重视。蓝绿交织、力防污染,生态优先得到最严贯彻;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形成新的“摊大饼”;结合历史文脉搞好城市设计,不搞高楼大厦、水泥森林、玻璃幕墙……雄安新区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理念科学,发展必蹄疾步稳。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汲取党史养分,谱写新征程的奋斗旋律,中国将闯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各国一道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好传统,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依托,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保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不仅要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也要在人才激励上下一番功夫,在广大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表明,只要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补短板 最优质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手把手 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解难题
  探索解决师资不足的有效路径

这幅图景里,我们更看见“桥”的力量。东西相望,心心相通。这样一座独特的“心桥”,让彼此遥望的地区,因为共同的目标拉近距离、紧紧相依。

涓流成河,奔涌向前。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跨山越岭的牵手,听到更多共同奔跑的足音。动人的故事,未完待续。

城市发展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内涵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市更新,大有可为。“

城市更新行动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惠民生、促消费、促投资一举多得

城市更新行动内容丰富,对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居民生活影响深远。

城市更新行动要立足全局统筹谋划,也要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