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帅气才子 让音乐魔法发生在4月13日
鲍里斯·吉尔伯格,4月13日将在广州的星海音乐厅上演"处女秀"。国内观众大都对他感觉陌生,接下来我们将会帮助你了解这个有趣的人。首先,他出生于俄罗斯,不久便移居以色列,从小跟随阿里·瓦迪学习钢琴,与陈萨、李云迪师出同门。他年纪轻轻便与以色列爱乐同台演出,之后还在以色列服役一整年(后来被批准提前退役)。第二,看这次的音乐会节目单就知道,鲍里斯对于曲目的选择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新鲜而有趣,不像有的年轻钢琴家总是希望展露现代派的作品,而有的则倾向于只演奏世纪的作品,鲍里斯的选择更加宽泛。他特别喜欢德国和俄罗斯的音乐家,尤其是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鲍里斯是一个典型的"演出狂人",他坚信"没有演出,无论你练习地多好也只是空谈。站在舞台上是演奏家不可或缺的经验" 。鲍里斯的大部分朋友都不是圈内人。"但他们经常来看我的演出,也都有开始喜欢古典音乐的倾向",鲍里斯说,"这是我长期教育他们的结果!"如果没有选择音乐,你觉得你会选择什么职业?回答:两个可能性。一个是语言学家,我很喜欢学习不同语言,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可能是计算机程序员,这个爱好甚至比学习语言占据我更多的时间。(实际上后者更有可能,因为更具可操作性)。在艺术上谁对你的影响最大?如果是钢琴家,会是阿图·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第一个和最重要的一个),李赫特(Richter),吉列尔斯(Gilels)和格里高利·索科洛夫(Grigory Sokolov) 。但是总体而言,我觉得古典音乐作为一个整体对我产生影响的。我通过聆听超多的现存作品来学习,并且获取经验。作为音乐家最难以及最棒的事情?最难的可能是一晚接一晚倾尽全力的演出,也可能是为了一个重要的演出挑战一个全新的节目单,如果演得不好我会去研究出错的根源,这也是很痛苦的。 最棒的就是音乐会进行时,音乐,演奏家和观众之间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你感觉到时间仿佛停止在音乐的当下,没有过去,也不存在未来。你觉得古典市场如何,你知道有古典市场的"危机"一说?我不是很了解"市场",不过以我感觉,作曲应该比古典音乐市场更加有危机。从20世纪算起,从布列顿, 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拉赫玛尼诺夫,格什温, 拉威尔,德彪西之后,好像就没有什么伟大的作曲家被世人熟知。我希望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停滞。有人认为不需要继续录制古典音乐了,因为该录的都录过了。你怎么看?我当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坚信当作曲家完成古典音乐的创作之后,作品的生命将在演奏者的手中不断重生。世界上有无数的演奏者,所以不断有机会为作品带来新生,这就是一个无穷的过程,不存在"录过了"这样的想法。判断题:人们应该受过古典音乐教育之后才能欣赏她。我偏向于"错",但只是一个猜想,因为对没学过的东西就会不懂,这是正常的逻辑。当然如果你不了解和声和音乐风格,可以简单地感受音乐,这是一种天生的力量。但的确有某些音乐是需要先获得知识,才能达到较好的理解。比如说苏俄的历史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生,会有助于你理解肖氏的第八号弦乐四重奏。而对位的知识对你欣赏巴赫的"赋格的艺术"也有巨大的作用。(但是,获取这些知识不一定会让你觉得这个作品更好或者更坏,这是另一个问题)你演奏过钢琴以外的乐器吗?水平如何?我曾经学习半年的小提琴,在我6岁的时候(我自己要求的)。我当时还是初学者,所以印象中,我演奏的挺烂的^你认为好现场演奏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好的现场演出会让大家忽略90分钟有多么难熬。音乐将会直达人心。我的现场演奏没有标准,每个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作品,音乐厅,观众和演奏者的状态有差异。我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让音乐的魔法发生在现场。我有几次这样的经历,那也是我作为演奏家最好的回忆。音乐会详情:钢琴家鲍里斯·吉尔伯格独奏音乐会曲目:弗兰克:前奏曲、颂歌和赋格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战争"奏鸣曲)舒曼:蝴蝶拉赫玛尼诺夫:降b小调第二奏鸣曲时间: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20:00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票价:¥VIP380/280/180/100(长者票、学生票8折优惠)"音乐汇"贵宾套票 ¥680元/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