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浙江画院、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山花烂漫”——雁荡山写生作品展在市文化馆举行,共展出33位画家81幅山水、花鸟画作品。展览至7月5日结束。
雁荡山,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以悬崖绝壁、山峰奇秀、林泉飞瀑、古木参天取胜,谢灵运、沈括、徐霞客等历代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精美诗篇。
雁荡山历来是山水画家所喜爱创作的对象,如黄公望、叶澄、吴彬、钱维城等皆有雁荡画篇传世。近代以来,黄宾虹、张大千、陆俨少、李可染、黄君璧等名家皆慕名游历雁荡并有名作流传,尤其潘天寿借雁荡美景触发灵机,成功将山水与花鸟结合,在雁荡山创作的有关大、小龙湫和雁荡山花的作品,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开创了中国画的新格局。他布局奇绝、大气磅礴的画风的形成,和雁荡山山山水水、奇花异草给他的滋养是分不开的。黄宾虹先生也曾三游雁荡,留下画稿数百件,写雁荡萧散闲适,尽得雁荡之神韵。
浙江画院首任院长陆俨少先生,以画长江和雁荡山水著称于世。他说,其独爱雁荡,雁荡山的雄奇朴茂,大巧若拙,厚重而高峙,似丑而实秀,为他山所无。他认为创作不必拘泥于某峰某壑,而务得雁荡之情性,使人一望,知之绝非他山所有。
“沿着先贤的足迹,浙江画院山水、花鸟画工作室画师与乐清市美术家协会的中国画骨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33位画家走进雁荡,借雁荡的山光水色,畅意抒怀,落墨成像。分别围绕雁荡主题展开了创作,当代名家画名山,从不同路径的写生到创作,终呈现于此。此次雁荡写生创作活动进行了充分、完整的展示,对传播颂扬雁荡山山水之美及雁荡山的人文精神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乐清美术界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叶旭华介绍说。
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茹峰说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就来到雁荡山时,就被雁荡山的美景所吸引,其来雁荡山或带学生来雁荡山写生不少于十多次,雁荡山村口参天的古树、蜿蜒涓涓的溪流、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都是他们笔下最好的创作题材,他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丹青笔墨独有的艺术语言和精神,多角度地展现雁荡山的奇秀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