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年12月30日
时代传媒注意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答案就在我们前行的步履中。
年,四川资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工作主线,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这一年,文明的种子在资阳迸发出强大力量,全市人民见证了资阳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可喜变化:城市配套更加完善、交通出行秩序井然,志愿服务风生水起,城市形象整洁美化……
不妨希冀,不妨应许。
跟着文文一起来看看寻梦这一年,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走过的坚定步伐!
文明创建
外增“颜值”、内修“气质”
1、“四级联创”深入推进
将创文作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培育文明风尚、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凝聚起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市区乡村四级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
构建“1+10+2+N”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调研督导、研究解决创建问题,召开市创文指挥部会议、推进会、调度会16次。
注重对标对点,修订实地对标清单,每月制发网报清单,举办培训会21次。
坚持日督查交办、月通报亮榜、季综合考评,细化总点位长、点位长责任制,倒逼责任落实。
2、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建成凤岭公园、字库山公园等9座城市公园和娇子大道、沱江河等12条绿化景观带,打造公园小区40个,建设小游园个,城区新建升级农贸市场13个。
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广场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个;新建升级城乡公厕座。
新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1所、新增学位1.1万个,成资两地对学校结对共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开通26条公交线路,2条跨市域,实现成德眉资四市公交“一卡通刷”。
3、城市治理日益精细
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2万余个,非机动停车位1.5万余个。整治建筑立面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增设垃圾分类设施余个。设置便民信息栏余个,拆除非法广告牌余处。
建成集治理、应急、服务、推进为一体的智慧治理中心,“资阳市民云”服务群众万余人次,网络理政平台按时办结率99.97%。
创新“帐篷学法”“五选一”套餐等方式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推动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率超70%,电动车上牌率超85%,新增机非隔离护栏1.3千米。
4、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心城区计划改造个老旧小区及13个危旧棚户区,已完成个,1.9万余户群众受益。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增设补齐小区垃圾分类、消防等设施,开展小区“五乱”治理,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探索无物业小区社区托管、业主自管等治理新模式。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元养老服务,推进新(改、扩)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30个。“天网”工程和感知源建设城区全覆盖,建成省级智慧平安小区个;开展治安整治、“铁腕肃毒”、扫黑除恶行动,全市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2.37%,人民安全感提升。
5、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开展文明挑战、文明打卡、文明徒步、文明竞答等线上线下活动,引导市民养成好习惯、共创文明城。
学习贯彻《资阳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资阳文明行为十八条》,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系列行动,吸引28万余人次参与。
设置公益景观余处、公益广告10万余幅,为配电箱、通信箱穿上“文明衣”。
以评选“感动资阳”人物、“资阳好人”等道德榜样,极大调动了市民尊老爱幼、敬亲睦邻、扶危助残的自觉性,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6、村镇创建全面深化
修改完善测评体系、操作细则,召开文明村镇创建现场推进会,分片区对全市10个省级以上文明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培训,常态开展督查指导,提升创建质量。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推广“文明积分”“幸福超市”,吸引农民主动参加理论学习、敬老爱亲、环境整治等活动,推动形成良好乡风民风。
7、细胞创建持续开展
制定资阳市文明单位测评细则,召开文明单位创建推进会,开展“同声颂党恩喜迎二十大”文明单位主题演讲比赛”。制定资阳市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召开文明校园创建推进会,开展文明校园专项测评。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文明家庭故事分享会、家风家教宣讲活动,举办“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市文明办被评为省家庭工作先进单位。
文明实践
拓展阵地、服务群众
1、“系统化”建强体系
制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组,县、乡、村主要负责同志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
建立联席会议、挂点联系、结对共建制度,市领导挂联县区,县区领导挂点乡镇,各级部门、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全覆盖结对共建社区(村)实践站,调动更多资源向中心、所、站聚集。
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余支,着眼网格化、结对式、应急式、社会化动员,形成全民参与的网络体系。2、“全域化”建好阵地编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制定标准型、示范型建设评估标准。整合现有资源、挖掘闲置资源、下沉优质资源,集约化建设中心、所,个性化建设实践站,特色化打造实践点,形成“中心+所+站+点(基地)”的阵地体系,构建点多面广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依托公共阵地建实践点(基地)72个,打造示范所、站25个。
召开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推进会,举办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交流展示活动,以点带面提档升级。
3、“便利化”拓展平台建设覆盖市县乡村的“文明实践志愿资阳”云平台,集我要点单、活动招募等多功能于一体,让管理规范智能化、群众参与便捷化。
开办文明实践培训营,依托文明实践、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三中心,每月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能力。
举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强化项目孵化培育,推评产生15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新时代文明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25个优秀案例在全市推广。
层层开展志愿服务先进评选,推出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35个,省级百名优秀志愿者4名,“银龄时代”志愿队获省级十佳志愿服务组织,蒋小康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设置“公益银行”,依托云平台和实践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线上线下可量化、可存储、可兑换的文明实践积分体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4、“常态化”开展活动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走进社区听民意”“资阳楷模”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阵地、走访收集等方式,建立文明实践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菜单。推动“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服务,常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志愿关爱等实践活动12.6万余场次。
开展“三个一百”进社区活动,组织便民志愿服务场、文明主题巡演场、红色电影展播场,为群众办实事2.2万件。
将每月最后一周五定为“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发挥“红细胞”联盟示范效应,联盟成员单位轮流牵头开展“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唱响“有爱资阳志愿同行”品牌。5、“制度化”加强保障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培训管理、褒奖激励等规章制度,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3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5%。强化考核评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全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纳入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和实绩考核内容。加强人力保障,实现中心落实专人、实体运作,所、站通过购买服务、职能合并等方式落实专门力量,培育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文明实践员。
文明培育
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
1、开展风尚引领
制作共建共享倡议书、景观小品、宣传画册、专栏橱窗,推出《共圆文明资阳梦》《这城市有爱》歌曲及MV,让文明处处可见、处处可听、处处可感。文明资阳人,赞扩大媒体传播,策划“镜看文明资阳”“创文路上的我们”等系列宣传项目,创新建立信息畅通机制,形成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网络大V矩阵宣传效应。文明资阳人,赞3
振兴传统节日,开展“情暖元宵共吃汤圆”“清明祭英烈”“知节俗迎端午”“喜迎二十大中秋共团圆”等线上线下活动。
2、深化典型选树
建立村镇日常发掘、县月度推荐、市季度评选发布的三级好人推评机制,推评出“中国好人”1人、“四川好人”5人、“资阳好人”26人。
举办“德润资阳·有爱资阳”资阳好人发布厅,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讲巡展场次。坚持“以普通群众为主体,以基层一线为重点,以感人事迹为准绳,突出人物的道德闪光点和事迹感动点”的原则,开展第七届“感动资阳”人物评选活动。
3、强化立德树人
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基因传承”、优秀童谣传唱、中秋经典诵读、“新时代好少年”学习评选宣传活动、“大手拉小手”学雷锋志愿服务、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系列活动。举办“新时代好少年”颁奖仪式,发布10名好少年先进事迹;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示范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36个。
精准聚焦未成年人需求,提供精细化、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整合力量项目化打造未成年人社会工作品牌,建立“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三级未成年人关爱联动体系,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市文明办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特等奖和四川省童谣评选优秀组织奖,7首童谣作品获省文明办表扬。
文字:李小凤
编辑:邓露
审核:程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