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人总是虚弱乏力,血糖不降其根源在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真实案例:

肖奶奶,60多岁,三年来一直多饮、多尿、多食,到处求医,但是效果都不好。

等来到我这看诊时,人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脸色晄白,形体消瘦,四肢一点力气都没有。据患者自述老是觉得口渴,想要喝水,食量很大,尿量也很大。

虽然总是饿,但是一旦吃完饭,肚子就会胀胀的,胃脘满闷,大便稀溏。每天如厕大便至少2到3次。空腹血糖8.35,尿糖也不正常。

经过诊脉发现她脉象沉细,苔白而干,舌色暗淡。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开方七味白术散加减:党参30克,焦白术10克,黄芪30克,山楂30克,鸡内金10克,葛根30克,天花粉12克,淮山药30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6克,五倍子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服用七剂以后,患者诸多症候都有明显缓解。血糖和尿糖,都有明显下降。

但是,患者的舌头颜色依然有些暗淡。于是,在原方中加入丹参、益母草各30克。一共开10剂。

这些药用完,患者状态进一步好转,血糖和尿糖基本恢复如常。原方加减作为散剂,继续服用一个月,经随访1年未复发。七味白术散是治疗太阴脾虚夹湿糖尿病“治本”的一个基本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由四君子汤加葛根、藿香、木香组成。原治脾虚吐泻肌热烦渴。因其健脾益气与和胃生津之功,而又移治口渴。

在本案患者中所表现出来的四肢无力、形体消瘦、大便稀溏,饭后胃脘、胀满不适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脾虚、运化失常的表现。

患者脉沉细——那是脾虚,由于气血生化乏源,脉道不充。

患者苔白而干——那是脾不能输布津液,导致舌体失养。

脾作为后天之本,虚疲到一定程度,会累及先天之本肾。脾肾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在无法被身体及时利用的时候,水液就会直驱于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这时候的患者表现出来的就是——多尿。

而且,由于尿液里头有太多无法为脾所输布运化的精华物质,因此尿糖就高。

本案开方中:党参、白术、黄芪、山药,具有健脾益气之效。山楂和鸡内金,有增进胃纳,消磨食积。葛根、五味子和天花粉,生津止渴。巴戟天和菟丝子,用于益肾。五倍子,善治消渴,有降糖之功,同时收摄体内精微,不至外流。这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调理全身证候,使患者的血糖、尿糖均恢复正常!

糖尿病人总感觉虚弱、乏力多是由于脾虚,运化失常的结果,根据严重程度还会累及心、肝、肺、肾。出现手脚冰凉、盗汗、五心烦热、各心脏、肝胆等各种问题。在中医里任何病症要想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都是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只有辨证清楚,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和降糖效果,直接私信免费咨询获取分析报告。

糖尿病病机复杂,不同糖尿病患者还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发展成不同的并发症,糖尿病还分为“上、中、下”三消,多是以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还有比较特殊的湿热中阻型,严重影响气机的通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我是方志辉,所属广州中医院。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委员;在临床上擅长运用中西结合来治疗糖尿病以及并发症,从根本上实现停药减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