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如今,在禄劝县吃一餐饭,餐馆老板不是给你推荐当归炖鸡,就是重楼炖肚之类的药膳,这种状况下千万要点一个药膳汤品味一番,因为这里的中药材品质确实不错。如今,没有工业污染的禄劝县正在大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并严格按照绿色健康标准规范种植,让这里的绿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多措并举擦亮“云药之乡”的品牌。
详细内容
绿色种植效益是传统农业种植的3倍
在海拔米的禄劝县屏山镇三七种植基地,经过酸碱度土壤置换过的土地,采用羊粪等农家肥种植的三七在松林下长势良好,虽然生长周期长一些,个头也不会太大,但这种有机肥种植的果实可以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土壤的污染也大幅降低。
禄劝县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办主任刘辉说:“我们把三七种在林下,肥料全部用羊粪,这能保证三七幼苗基本上不发病。假如到发病不得不用农药时,我们再从低*高效方面考虑,选用部分中药材来做相关的灭虫操作。
据介绍,禄劝县中药材种植标准正从过去的“化肥高产”向“绿色有机”转变,真正做到低农残、低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友好。在一项项试验成功后,禄劝县农业部门正在申请当归、三七、*参、草乌、重楼、*精、续断、天麻8个品种的中药材绿色食品品牌认证。通过联合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康美药业、中国国药集团等一批大型药企,解决种源退化问题,提升生态种植技术,建立绿色有机质量标准,让绿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化成效逐步显现。
刘辉说,种植中,在达到有机标准、降低农残后,三七的有效成分就会提升,价格至少可以翻一倍。老百姓种植有机标准的中药材,收益是传统农业种植的3倍以上。
从源头打造可追溯体系监管延伸到消费端
作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专家,在茂山镇发展了5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当归、葛根、重楼多亩。当前,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商务部发起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为申请重楼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认证创造条件。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云说:“我们在种植基地装上了摄像头,目的是让基地及合作药企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实时监控药材施肥施药剂量、生长情况,从药材种植源头就开始打造可追溯体系,并将监管延伸到消费端。”
为狠抓品质农业创建,擦亮“绿色食品牌”,昆明市将在今年推进记录档案电子化,完善生产记录档案等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追溯,推进“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壮大中药材产业,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在种植基地里装上摄像头,并建立起产品可追溯制度。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包装上的药材编号,查询药材的相关信息,如种植批号、种植方式、生产企业、产地信息、加工信息等,用手机进入相关客户端就可实时显示。以此形成全链条监管,做好打造“绿色食品牌”中重要一环的全程可追溯体系。
明年内建立4个中药材生产规范基地
禄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杰旭介绍,作为全国十大中药材资源县、云南省首批确定的20个“云药之乡”,中药材成为禄劝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截至年,禄劝县种植中药材12万亩,实现综合产值8.4亿元。5万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户均实现产值1.6万元,户贫困户平均增收元,全县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6万人。
下一步,禄劝县将通过“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三年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品牌化、组织化、市场化。目前禄劝“福益生”牌当归被评为云南10佳中药品牌,“禄劝*草乌”“禄劝*参”“禄劝重楼”地理标志认证正在开展。力争年建立当归、*参、重楼、*草乌4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实现中药材产值12.7亿元。
(来源:都市时报)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