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向前一生难尝败绩,晋中之战下令不留俘虏 [复制链接]

1#

徐向前是唯一把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委第一副主席三个最高*职全部当遍的将帅。

拥有我*史上多项第一:最年轻的方面*总指挥;指挥部队人数最多的红*将领;解放*55年以前十大经典战役,他一个人就打了4个;门生弟子遍布四个野战*;

国民*悬赏他的人头是10~20万大洋,跟朱德、毛泽东一个价。

中国现代革命战争是从南方开始的,十大元帅9南1北,9个集中在两湖和川广,徐向前是唯一来自北方的。

徐向前是越是大仗、硬仗、恶仗越向前。晋中战役,6万地方武装对13余万正规*必输之局,被他扭转乾坤,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毛主席叹服,汇报时拉着他问:“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单是正规*就搞掉他8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

徐向前元帅亲手栽培了我*诸多名将,部下里有5位大将,30多开国上将。

战将初起

徐向前胆略惊人、风骨铁血,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温文儒雅的外形。这和他年轻时屡屡受挫,越挫越勇有关,这铸就了他坚韧不拔,果敢决断的性格。

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5岁时因家庭困难只能供一人读书时,父亲选择了能说会道的哥哥,不善言辞的他无奈辍学到杂货店当学徒。

徐向前是哪怕所有人放弃我,我都不能放弃自己。他一边当学徒一边自学,3年后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就此结束,毕业后当老师,因为给学生讲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宣传爱国主义反封建,两次被辞退。

既然这个社会容不下这些,那就推翻它,徐向前愤而投笔从戎入读*埔*校。

在*埔*校,他有幸与蒋介石面谈,却因为腼腆少语,被蒋介石认为难有出息、难成大器。后来虽然参加了平定广州*阀叛乱和东征作战,在冯玉祥*中任过职,但总体不受重视,要么任参谋类副职,要么掣肘太多无法施展。

徐向前在武汉*校任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时间在年初,国共分裂前夕,蒋介石已经公开“清*”之时,可见革命之决心,意志之坚定,果敢决断。

在反击四一二反革命爆发的广州起义中,徐向前担任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首次指挥队伍,尽显大将风范,在敌*疯狂反扑时,临危不乱,掩护断后,最后撤出广州城。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带领队伍在海陆丰、潮州一带,依托丛林坚持东江游击战。在极其恶劣环境下,越战越勇,其指挥和*事才能让人刮目相看,因而在年被派往鄂豫皖领导红四师。

当时的红四师师长刚刚战死,部队有名无实,全部兵力只有*麻起义后的多名农民战士,装备是大刀长矛为主,作战经验为零,机枪一响,全部趴倒在地,不敢动弹。

徐向前练胆量、练作风、练夜摸、练行*,练攻坚,练防御。两年内歼灭大批地主武装,粉碎国民*3次“围剿”,把红四师发展成4万人成建制的正规部队——红四方面*,并给红四方面*烙印上“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

红四方面*的反围剿,全歼敌人整编师开创先例,围点打援开创先河

年11月和年4月,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围剿中,徐向前以避强击弱、声东击西、灵活多变的战法,连续挫败国民**对鄂豫皖苏区的围攻,开始声名鹊起,创造一个个记录和先例。

在双桥镇,徐向前指挥部队利用穿插和两翼迂回,用奔袭战围歼了敌34师,歼敌人,活捉了曾经北伐时的上司敌师长岳维峻。这是徐向前成名之战,开创了工农红*第一次全歼敌*一个师的先例。

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围剿,徐向前是作为执行者,执行朱毛战略战术;那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徐向前则是运筹帷幄,指挥全局。

年的第三次反围剿,30岁的徐向前已升任红四方面*总指挥,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方面*总指挥,他审时度势,决定围点打援,并开创了打援的记录。

此次反围剿,徐向前发现敌*部署地势开阔,兵力分散,一改前两次诱敌深入的战术,主动出击,东出皖西。年3月21日率*夜渡淠河,完成对青山店、苏家埠、韩摆渡3个敌*据点的包围,构筑交通壕、盖沟、掩体等工事,围而不打,迫使守*坐待救援,开启此次围点打援的序幕。

3月23日,徐向前在韩摆渡附近伏击了从六安来救援苏家埠的国民*46师两个团兵力;3月31日,歼灭了国民*六安和霍山4个团的救援兵力;5月2日歼灭从蚌埠而来的国民**第7师;

通过一系列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敌我兵力发生逆转后,徐向前转守为攻,在*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发起4次进攻性战役。

共歼敌正规部队近40个团6万余人,生俘敌总指挥厉式鼎和5个旅长、12个团长;缴获枪支1.5万支、机枪挺,山炮4门、电台5部,击落飞机1架。

在鄂豫皖,红*还缴获了国民*的一架美制“柯塞”式飞机,徐向前亲自出面说降了飞行员龙文光。

它是工农红*的第一架飞机,徐向前亲自命名“列宁”号。“列宁”号先后在河南固始、潢川、光山一带侦察敌情,投撒传单,并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年9月,红四方面*西征之前,忍痛将飞机拆散埋在新县的深山中,可惜后来再未找到。

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与川*第一战,8万对20万,歼敌8万,大胜

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徐向前率2万红四方面*西征,行程0余里,在川陕边区开辟新根据地,一年后兵力达到8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年10月,川*总司令刘湘在蒋介石支持下,调集10个团20万人,分六路进攻。

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5个*8万人,采取收紧阵地的战法,层层抗击,节节收缩,疲敌滞敌,用空间换时间,逐次向苏区内地收缩,策略似于沙俄抵抗拿破仑进攻。

战斗从年10月打到第二年8月,打了10个月,川*一直在推进,但也伤亡几万人,补给拉长,锐气渐失,加上天气潮热,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红*虽然被压缩,但也意味着主力部队已经集中。8月9日夜徐向前的主力部队攀石牵藤,穿越山路,奔袭敌最弱的第6路*所在的青龙观阵地,出奇制胜,歼敌1个师加3个旅,硬生生撕开包围圈一道口子直插刘湘主力左侧。

刘湘紧急从万源后撤,徐向前留下一部虚张声势,主力则向西急行*,向敌第3路与第4路结合部的间隙得胜山穿插,进入敌后,8月28日夜在*猫桠地区截住后撤部队,歼灭敌10多个团,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嘉陵江边,被敌占领的所有地区和县城全部收复。

此战是红四方面*成立以来的空前大捷,徐向前以8万兵力歼敌8万人,缴枪3万支,物资无数。

战前,刘湘专门请了一贯道的“刘神仙”刘云山做高级顾问,占卜算卦,选择进攻吉日。围攻失败后,刘神仙自觉没趣,溜之夭夭,再未现世。

徐向前在鄂豫皖、川陕边打得国*节节败退,打得蒋介石的*埔精英丢盔弃甲,声威大震,传遍全国。

蒋介石悔不当初错过你啊,急忙派人去山西找徐向前父亲,想笼络,结果徐父回答:“自从他考上*埔*校,就不知道哪里去啦?连点音讯也没有,我正要找蒋校长要人呢!”

徐向前年年征战,久不联系家中,蒋介石也知道此为实情,无奈悻悻而去。

另一个山西人阎锡山,不仅是徐向前的老乡,两家住的地方仅隔几里路,且为一方*阀,他认为徐向前打得国*丢盔弃甲是给山西人争了光,对徐向前心生敬重,命令部下,不准为难徐向前一家。

阎锡山感概说:“我倒想什么时候,亲眼见见这位徐向前,和他攀谈攀谈。”

4年后他得偿所愿,国共合作,徐向前到山西开展工作,两人面对面交谈,只是阎锡山没有想到过,又过了10年后他被徐向前以6万打败13余万,打得一败涂地,丢失山西。

红四方面*南下悲壮:风雪夹金山

年红四方面*向川西南挺进,欲在富饶的天府之国建立苏区,第二次与川*过招,红*一路连克绥靖、丹巴、宝兴、芦山、天全,最后与刘湘80个团,共20余万人兵力的川*,在百丈关决战。

百丈关之战决定两*命运,徐向前亲临百丈镇指挥作战。11月19日川*十五个旅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拉开百丈关血战的序幕。

红*在兵力、火力远不如川*的情况下一度将川*压住打,但是川*也非常悍勇,组织敢死队轮番冲击红*阵地,天上国*上百架飞机狂轰滥炸下,红*伤亡惨重退入百丈镇和川*巷战。

双方逐巷争夺,子弹打完就用大刀、木棍肉搏,最后川*火烧百丈镇,焚毁所有工事、房屋,红*无险可守,加上川*范绍增援*赶到,薛岳的国民**也从南面开拔而来……

激战7日,红*毙伤敌*一万五千人,自伤一万,兵疲力竭,减员严重,且川*主力已云聚于此,徐向前下令撤离,放弃南下,川*则步步进逼,双方在宝兴、天全、芦山多次激战。

打到12月,天降大雪,红四方面*缺衣少粮,每天都要战士冻饿而死,部队从南下的8万人锐减到4万。

存亡之际,主力部队只有一条路,翻越夹金山进入康定、道孚、炉霍地区摆脱川*的穷追不舍,与红一方面*汇合。

夹金山,宝兴县与小金县界山,海拔多米高,积雪过膝,终年不化,酷寒缺氧,一上一下要走70里路,即便是身体强壮的战士翻越也十分困难,有些人坐下休息就再也起不来,把伤员抬上去,无异于将他们直接送进鬼门关,而且必然会有更多的红*战士陪着他们死去。

没有选择,夹金山脚下,多名在百丈关、天全一带战斗中负伤的红*重伤员被留在了那里,他们没有抱怨,只要求留下几颗手榴弹。

后面是杀红眼的对手,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徐向前流着眼泪下达登山命令……

远方,阵阵枪炮,川*的前卫部队和担任掩护的部队激烈交火;山下,多号伤员视死如归,凝视前方,目送战友踏征程;

山上,已经开始登山的红*战士不忍离去,那是亲密无间的同志、生死与共的好战友啊!回头注视着山脚下密密麻麻或躺或卧的一大片伤员,数万名*人的哭声惊天动地,震撼着冰雪覆盖的夹金山……

风雪夹金山,这是一次与骨肉至亲、生死兄弟毅然诀别,向死而生、踏泪前行的悲壮抉择。

红四方面*西上的悲歌:大漠孤烟直

年5月红四方面*与红一方面*汇合,年10月红*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蒋介石见全国红*都集中到了陕甘地区,立刻调集全国兵力进行围剿,欲瓮中捉鳖,毕其功于一役。

一方面,陕北根据地经济情况艰辛,无法支撑三个方面*;另一方面,为了打破被动局面,中共中央决定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由红四方面*穿越*河以西的宁夏和甘肃,抵达*,打通与苏联的国际通道,获得苏联援助的武器弹药。

此次西征关系重大,中共中央决定由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与彭德怀的红一方面*组成西征*执行作战计划。

红四方面*红30**委李先念是木匠出身,率领部队在靖远渡口造船,10月24日夜红30*强渡*河成功,建立渡河桥头堡,西征*开始渡河。

国民**队在10月初即侦查到红*西征动向后,蒋介石亲自飞往西安督战,从多路发动攻击,红*一边阻击一边抢渡。

28日在徐向前率西路*总部以及三个*渡过*河后,国*关麟征成功攻占靖远渡口,将河东河西两岸红*拦腰分割。

还未渡江的红4*、红31*只能随彭德怀的红一方面*退回陕北;渡过*河在河西的红5*、红9*、红30*,无路可退,只有北进一条山。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开始孤*征程,拉开了悲壮的西征之途,与马家*血战河西走廊。

由于被分割,许多物资没有渡过*河,部队只够三四天的口粮,人的渡河部队中40%为后勤、机关等非战斗人员,随即遭到马步芳7万人围攻。

同年西安事变爆发,且和平解决,中共中央通过和谈,让蒋介石制约“二马”停止进攻西路*上,但蒋介石以马步芳部非他直接管辖、不听号令为由,让马家*消耗西征红*。

经过四个月的苦战,歼敌两万五千人,给马家*造成极大损失,但人的西路*除李先念率多人突围,基本上被打光,全*覆灭。

徐向前历经磨难回到延安,毛泽东安慰他:“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西路*的幸存者和未能渡江的红4*、红31*,一直没有忘记那些埋骨河西的战友,他们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常常说如果当初红4*、红31*也渡过*河,西路*就不会是一支孤*,历史必将改变,悲剧不会发生。

13年后的年,太原战役结束之后,中央决定派遣一野发动兰州战役,进攻宁夏、青海。

战前特地把徐向前的第18兵团划归一野,出征西北,报仇雪恨。此时的解放*无论兵力还是装备早非当年的红*可比,可惜徐向前此刻突患重病,留下终身憾事。最后彭德怀领*出征,摧枯拉朽,全歼马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徐向前山西抗战,大破日*

国共合作时期,徐向前回到老家山西领导八路*师抗日,在平坦的华北平原,徐向前不仅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山”的理念,解决了游击战在平原的应用,并且一战打出8年抗战八路*单次歼灭日寇最多的一次战役。

徐向前发动群众,争取人心,人心为山,藏兵于民,时兵时民,神出鬼没。年10月徐向前指导第团夜袭日*阳明堡机场,毁敌机24架,歼日寇余人,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忻口战役中的国*。

而年面对日*发动的“九路围攻”,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从伏击、奔袭到以硬碰硬,强硬瓦解掉对手的九路围攻。

年3月,徐向前趁日*“九路围攻”兵力尽出,后防空虚,攻敌之必救,在黎城围点打援,这就是神头岭之战。

黎城是日*在山西的重要兵站基地,存放大量粮食、辎重、武器、弹药等物资,而守备兵力又相对薄弱。

3月16日凌晨4时陈锡联率第旅第团佯攻黎城,开始“钓鱼”。陈赓第旅3个团,埋伏在敌*救援黎城必经之地的潞城至潞河村之间,此处地形狭窄,无法展开战斗队形,重火力更是无法施展。

9时30分当日*余人的增援部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第旅3个主力团从三面向敌突然发起攻击,将敌截为数段,首尾难顾,此战八路*在山岭高处使用炮兵协同打击,视线好精度高,一打一个准,最终日*除百余人逃回逃回潞城,其余被全歼。

此战日*损失惨重,对八路*恨之入骨,甚至专门用汉字在装甲车上写下“专打旅”的标语,可见这战对日*造成的威慑和阴影。

神头岭之战后,徐向前紧接着策划攻击日*的后勤部队,这就是响堂铺伏击战。徐向前实地查看后,选择了与神头岭之战相似的地形响堂铺,此处同样狭窄,公路蜿蜒曲折。

响堂铺伏击战徐向前展现出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判断力,当侦察兵发现日*骑兵小分队,在所有人认为行动已经暴露,要求撤退的时候,他力排众议,果敢决断命令行动不变。

最终响堂铺大捷,八路*击毁日*多辆卡车,击毙森木少佐以下余人,缴获了大量*事物资!

如果说神头岭和响堂铺两战打的是日*的非主力部队,那么长乐村之战,对决的则是日*苫米地旅团,此次向晋东南围攻的主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年4月15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率师抢在日*到达之前,长途奔袭到武乡县城西北,完成部署,团主攻,团迂回,前后夹击。

第2天,日*行进长乐村,八路*放过先头部队后,轻重武器猛烈开火,猛攻中段日*,日*队形大乱,伤亡甚多。

火力射杀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抢在日*排好作战队形前,发起冲锋,白刃搏斗,歼灭日*约人。

已过长乐村的日*迅速回救,集结余人,从左翼发动猛攻。师第团和第团在戴家垴一带顽强阻击,为争夺要点,八路*反复冲锋七八次,才将敌*打退。

这次战斗,八路*共歼敌余人,打死敌人战马余匹,缴获大批马枪、机枪、弹药、*械等。

长乐村之战成为八路*八年抗战中单次作战歼灭日寇最多的一次战斗。

长乐村战斗也是粉碎日*“九路围攻”中具有决定意义一仗,日*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其他各路纷纷撤退,八路*取得了反“围攻”作战的胜利。

长乐村战斗之后,徐向前指挥根据地*民乘胜追击,进行反围攻战斗,歼敌0余人,收复18座县城。

徐向前山东练兵,延安负伤,7载休养

年5月,徐向前调任山东纵队总司令,指挥山东和苏北地区的武装斗争。

山东与华北平原抗日运动如火如荼相比,完全是冰火两重天。面临日寇、伪*的疯狂扫荡,国民**的排挤,八路*在山东存在感和影响力极低,

而山东半岛是连接华北、华中、东北的枢纽,为历代兵家角逐争雄的战略要地。

徐向前考察当地民情,因地制宜,展现出过人的带兵和整合的能力,仅用一年时间不仅使山东面貌大变,而且把山东建成中共在全国第一大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万,正规*15万人,地方武装50余万人。

徐向前在山东制造的影响和威望,国民*都直接把山东八路*部队直接称为“徐向前部”。

年6月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徐向前从山东回到延安,这个时间点成了徐向前身体状态和*事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徐向前在延安骑马外出,左腿骨被一匹惊跳起来的马踢断,卧床养伤,后患肋膜炎住院治疗,一发不可收拾,多年行*打仗,积劳成疾的各种隐疾频出,尤其头痛病,不得不暂时解甲养病,进入长达7年的休养模式。

晋中复出,三战定乾坤,不留日*战俘

年,晋冀鲁豫*区主力抽调,随刘邓大*南下,挺进大别山去了,晋冀鲁豫*区实际只剩下一些地方部队,*力空虚。

阎锡山在山西虎视眈眈,刚刚恢复健康的徐向前临危受命,被任晋冀鲁豫*区副司令员。

中共中央希望利用他的威望、资历和能力快速把各自为战的8纵、13纵、太岳部队及晋绥*区、北岳*区各部队整合起来。

徐向前是不负众望,把这些部队整合为华北野战*第一兵团,3个月磨合期后,针对山西局势,就以战代练,先打运城,再下临汾,两战下来兵团攻坚战战斗力直逼主力部队的水准。

见时机成熟,年6月,徐向前利用晋中小麦收割,阎锡山部队必到晋中平原抢麦囤粮,兵力散开,策划了“蛇吞象”的晋中战役,6万对阎锡山13余万。

此战若胜,华北平原将全盘皆活,方案呈报中共中央后,毛泽东赞叹徐向前够气魄,比敌人少一半,还要吃掉敌人4至6个师。

阎锡山的部队攻弱守强,即便兵力是徐向前三倍,依旧选择坚守不出。八路*缺少重武器,硬攻是下下策,徐向前决定引蛇出洞,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他首先出兵风陵渡,征集民船,造成主力*将渡江支持彭德怀收复延安的假象;随后派吕梁*区彭绍辉大张旗鼓进至高阳镇,攻下灵石,直逼汾阳、孝义。灵石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离阎锡山的老窝太原仅公里,如果汾阳再失守,那就是直指阎锡山老窝。

这一步棋让阎锡山如鲠在喉,也躁动不已,徐向前主力不在晋中,彭绍辉部孤*深入,正是吃掉的好机会。

于是阎锡山急调第34*、第43*和亲训师组成“闪击集团”攻击高阳镇吕梁*区彭绍辉部队,意图速战速决。

徐向前严令彭绍辉不得后退一步,双方在高阳镇阵地上反复拼杀和争夺,战斗异常激烈。

事实上,徐向前所有这些操作都是声东击西,阎锡山调防“闪击集团”后,晋中门户大开,徐向前迅速命令第8、第13、第15纵队沿同蒲路东侧的山区,向平遥、介休以东平原地区出击,截断阎锡山“闪击集团”退路。

同时命令高阳镇的彭绍辉部队立刻由防御转为进攻,将阎锡山的“闪击兵团”重重围困。

“闪击兵团”中的亲训师是由阎锡山收编的日*精锐改编,晋中战役中最惨烈一战便是发生在八路*和这支日*部队之间,两*反复争夺村落的每一个屋子、院落。

激战中,一名战士抱着一捆手榴弹拼死冲进日*指挥部所在的院落引爆,将日*多名高级指挥官斩首,瘫痪了日*指挥系统。

战前对这批曾经在中国烧杀抢掠,坏事做尽的日*,徐向前下令:必要时可以不抓活的俘虏。战后,八路*战士三五个一组挨屋搜杀日*,见面二话不说,全部捅死,不留活口。

徐向前扫清完外围防御区后,兵锋直指太原,这一仗从6月打到7月21日,历时一个多月,最终太原被野战*攻克,阎锡山坐飞机撤离。

这一战阎锡山的部队伤亡13.5万人,第7集团*总部、5个*部、9个整师、两个纵队全部被歼,野战*也伤亡了4.5万人,可谓是非常的惨烈了。

将星陨落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总参谋长;年任职中央*委副主席;年被授予元帅*衔。

年,徐向前决策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年,他为支持邓小平使干部年轻化的*策,主动辞去了中央*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将星陨落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