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山花绽放、土地新翻,一切都在为新一年四季轮回做着准备。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参观俄界会议旧址,走进村寨,体验藏乡风情。
80多年前,高吉还是一个外人罕至、相对封闭的藏族村寨。年9月,正在长征中的红*在这里短暂停留,为这个村子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一年的9月12日,中共中央*治局在高吉村召开会议,这是红*长征途中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确定红*北上战略,战胜张国焘分裂*和红*的错误,顺利完成红*长征,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俄界会议:危机时刻定乾坤(采制:景永鹏郭菡璋)
俄界会议旧址。
俄界会议纪念广场。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孟捷
高吉村里召开的俄界会议
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藏语中的意思为“八个山头”。这个依山傍水的藏族村寨,周围被八座山峰环绕。
年9月10日,*中央、毛泽东率领红一、三*团和中央*委纵队离开川北大草原,沿包座河(流入迭部境内叫达拉河),向东北方向的迭山中麓挺进,他们跋山涉水,于傍晚到达迭部县高吉村。
当时,高吉村只有20余户藏族人家。在红*到达时,村里的藏族同胞因受国民*方面反动分子的欺骗宣传,躲到了山沟密林里,暗中观察红*的行动。
由于群山环绕,地理位置偏僻,国民**队在这一带部署力量相对较少。这样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为中共中央和红*召开会议、进行短暂的休整提供了最佳场所。
村东头有一座木制的藏式民居,村民冷草的爷爷是当时这栋房屋的主人。“听说要来红*,爷爷和村里人一起躲到附近的山上去了。”冷草向记者转述着听爷爷说过的事,“爷爷暗中观察后,大着胆子回到了家里,发现家里住的红*待人客气,而且还帮着干活,就拿出粮食送给红*。”冷草说,爷爷只知道家里住过红*,并不知道家里住的是谁。
上世纪80年代之前,高吉村人并不知道村里曾经召开过这样一次重要的会议,很多*史著述也把俄界会议会址写为在川西北或甘、川两省交界的地方。
后来根据红*将领杨成武、陈昌奉等人和流落在当地的红*、年老的藏族群众的回忆、记述,经过多方考证确定召开俄界会议的会址为迭部县达拉乡的高吉村。冷草一家这才知道,自己家曾是俄界会议的召开地,也是毛泽东居住、休息的地方。
据迭部县委*史办主任王建国介绍,“俄界”和“高吉”是音同字不同的藏语音译。红*当时是根据从川西北所带的通司(翻译)的发音,将此地标写成汉语“俄界”,“高吉”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藏语发音确定的村名。
年9月12日,中央*治局就在冷草家一楼类似客厅的土木结构房间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红*长征在甘肃境内的首次重要会议
据冷草介绍,自己家的房子位于村头,又挨着山边,客厅开有后门,出后门可以直接进入后面的大山,便于隐蔽和保密。
在冷草家这间40平方米的房间里,参会人员席地而坐,召开了中共中央*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邓发等中共中央领导成员,彭德怀、李富春、林彪、罗荣臻、蔡树藩、叶剑英、林伯渠等列席了会议,周恩来因病未能出席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从思想上系统揭露和批判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
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同意了彭德怀提出的关于缩小部队编制的提议,并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陕甘支队;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和林彪组成的五人团作为全*的最高领导;成立了编制委员会,以李德为主任负责部队的编制工作;再一次确定了红*继续北上的方针。
会议确定了继续坚持北上抗日的*治路线,确定以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创建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为红*长征战略转移指明了前进方向。
会后,中共中央还在村口两棵大白杨树下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说明了采取新战略方针和迅速北上行动的重要性。
王建国介绍说,俄界会议对统一全*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战胜张国焘分裂*和红*的错误,胜利完成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茨日那小木楼里的重要决定
俄界会议后,红*先头部队沿达拉河向东北方向的旺藏寺出发,这段路程十分难行,全程都是崎岖的山路和异常险峻的悬崖栈道。在红*到来之前,反动分子把一些栈道上的铺板抽掉扔进了河里,红*不得不停下来就地修理栈道。
经过艰难跋涉,中央红*于9月14日到达旺藏寺一带,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及警卫人员住在茨日那村。
当时,这个村子有30户居民,毛泽东就住在村西头的一栋小木楼里,这栋小木楼的主人正是村民桑洁的爷爷奶奶。
“当时村里的年轻人都躲到山上去了,爷爷奶奶留在家里看家。”桑洁的爷爷奶奶曾多次说起红*来时的情景,“他们虽然衣服破烂,但是来到家里非常礼貌,表示想借住几天。”
桑洁的爷爷奶奶腾出了家里的二层小楼给红*居住,桑洁说:“当时一进院门的房子住着警卫人员,毛主席就住在我家二楼的房间里。”
住在桑洁家里的红*,不仅没有打扰主人的生活,还帮着他们打扫卫生、做饭,红*粮食短缺,桑洁的爷爷奶奶拿出了家里的粮食,送给了红*。
“他们不仅打下了借条,还留下一块银元。爷爷表示不要钱,他们硬是把这块银元留下了。”桑洁说。
虽然让出了家里的房子,但住在隔壁院子的爷爷奶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那一夜,他们多次从隔壁院子望向自家的小木楼,“爷爷说,二楼房间的油灯彻夜没有熄灭”。
在长征时任红一*第二师*委的肖华,年重回茨日那的这座小木楼。桑洁说:“肖华将*回忆,年9月13日那一晚,毛主席彻夜未眠,为被困在深山峡谷中的红*思考出路。”
当时,红*处境危险,敌人在腊子口重兵布防,企图将红*堵回草地。只有彻底打破敌人的堵截,攻克腊子口、冲出岷山,才能前往抗日前线。
9月14日,毛泽东就在这座小木楼中,向红一**长林彪下达了以三天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林彪迅速将命令以电报的形式发给先遣部队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和*委杨成武。随后,英勇的红四团干部战士向腊子口进发。
时隔80余年,再到高吉村、茨日那村,高吉村由一条依山而建公路连通外界,村子变得不再封闭;茨日那村里的村民靠种苹果、养殖蕨麻猪等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初春时节,随着天气的渐渐变暖,来俄界会议会址纪念馆和茨日那毛泽东旧居的参观者越来越多,村里人在接待游客的同时,建农家乐、修民宿,留住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80多年前,朴实的村民们接纳了长征中的红*,并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80多年后,热情的村民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他们不仅将红色的革命故事讲给游客,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脚踏实地地走着自己的致富之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蹇勇德李欣瑶徐锦涛彭雯孟捷蔡文正)
历史回音
初心不改的守护者
——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主人桑洁的故事
如果不是40多年前那句嘱托,桑洁的生活也许会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初中毕业后或是回家种地,或是外出打工,家里也早已盖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57岁的桑洁,如今还住在迭部县旺藏镇茨日那村一栋有着年历史的木楼里。他的身份,是这栋房屋的主人,也是这栋意义非凡的旧居的守护者。
年9月,红*长征途经迭部,善良的房主人不仅让出房屋给红*居住,还捐出了家中的七八千斤粮食。
当时的房主,是桑洁的爷爷奶奶。
“我家院门口拴着一匹大白马,屋里住的红*礼貌又和善。”桑洁无数次将爷爷奶奶留下的记忆讲给来参观的人听。
年的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穿*装、头发花白、个子不高的长者,他在小木楼里感慨地对桑洁的奶奶说:“你们全家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感谢你们。”
那一年,桑洁14岁,他这才知道,自己家里住过的红*是毛泽东和他的警卫人员。而这位长者是当年红一*第二师*委肖华。
肖华握着桑洁的手说:“你要克服困难,把这栋房子保留下来。”
没过几年,桑洁初中毕业了,有同学出门打工,在当时,一年能挣多块钱。可奶奶却把桑洁叫回了家,“房子得有人守”。
于是,桑洁住进了老房子,务农、打扫、守护房屋,一干就干到了今天。
年,国务院公布“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守护者一直都是桑洁。
为了更好地保护房屋,桑洁把院子里原本的猪圈、牛圈搬了出去,毛主席住过的二楼房间,保持原貌并设为展室,收藏着当年红*用过的医药箱、标语牌等文物。
“我们这种木质结构的房子,怕漏雨、怕没人住。一旦没人打理,房子很快就坏了。”就因为此,桑洁和妻子一直住在一楼,打扫、修补房屋,同时还承担着为游客讲解的任务。
近些年,参观茨日那毛泽东旧居的人很多,桑洁怕损坏老房子,就守在二楼的楼梯口,“一次只能上去三个人参观,谁来也不例外”。
旅游旺季时,50多岁的桑洁一站就是一整天,“头晕、头疼,我也不敢走,就找村里的大夫看看,然后赶紧回来。”桑洁说。
如今,茨日那村环境优美,村里人大多住进了新房。但住在老房子里的桑洁,心里却很敞亮,他说:“当年答应肖华将*的事,我得做下去。这房子不能毁在我手里,我要好好地守护,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革命历史。”(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
记者手记
为红*“画像”
红*长征曾两过甘南,我们在甘南的采访中,看到了一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但终因年代久远、当时技术不发达,没有看到更多有关红*战士的照片。
幸运的是,采访对象中、有红*后代、有当年红*经过时的亲历者,从他们口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有关红*的故事。
在临潭,有一位90岁的王凤鸣老人。年,红*经过临潭时他才刚刚5岁。他凭借儿时依稀的记忆描述说,红*到我家时很饥饿疲惫,有些人甚至靠着墙就睡着了。但就是这样,他们依然纪律严明,钉在墙上挂枪的木桩整整齐齐,借了家里的东西,一定会归还。而且,他们对待小孩特别热情,女战士还会带着小孩子唱歌跳舞。
在迭部,达吉草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他的父亲赵元彪是一名在云南参*的红*侦察兵。年经过迭部时,因腿部负伤流落在当地,后来就在迭部定居下来。在达吉草的记忆中,在乡镇工作的父亲看到家门口修路,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修路;到村里工作,谁家经济紧张,父亲就慷慨资助。达吉草说,父亲总说自己家就一个孩子负担轻,工资几乎没有拿回过家,而是给了更需要的人。
……
随着采访的深入,采访对象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讲述就像一支支画笔,让红*的形象逐渐丰满了起来:
高山峡谷中,一支队伍正在狭窄的栈道上前行,战士们虽然身形消瘦、衣衫褴褛,但却精神饱满、步伐坚强。
在那样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异常的情况下,他们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那样的形象,一点也不难想象,无论他们是什么模样,他们眼睛里,一定是闪着追求真理的光芒……(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蔡文正)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原标题:《俄界会议:红色历史中的光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