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历久弥新(寻美非遗)
——长沙非遗保护十年,不断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兆红通讯员江悠悠
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着时光味道、镌刻着历史基因,凝聚着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品格。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年颁布实施以来,长沙非遗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从立起来到热起来,从活起来到强起来,展现出愈加鲜活、更显生机的发展前景。
立起来:筑牢非遗传承四梁八柱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非遗,从烟雨画图走过来的古城长沙,会缺少多少璀璨和厚重。那纵恣闪耀的焰火,像极了楚汉名城澎湃千年的心跳;那婉转悠扬的花鼓戏,唱出了一方水土的浓烈深情;火宫殿里热辣辣的臭豆腐,慰藉了多少舌尖上的乡愁。
近年来,长沙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的城市肌理、存活空间和传承载体,不断壮大的非遗发展力量,让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从制定出台《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长沙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策文件,到同时及时修订并将非遗保护纳入《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支持民俗文化等非遗发展的《长沙市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长沙夯实了非遗工作的制度支撑,变自发保护为依法保护。
从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到年7月长沙市文广新局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年12月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年11月将橘洲客栈改造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年9月成立长沙市非遗保护中心,天心区在太平老街开办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雨花区设立雨花非遗特色街区建设指挥部等,长沙不断完善专门机构,为长沙非遗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从组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县(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到组建非遗性质群众文艺团队、兴办非遗类别专题博物馆、发掘培育民间草根非遗项目、评选表彰民俗乡土文化能人等方式,广泛动员民间力量、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再到鼓励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保护者推出研究成果,“*府主导、民间参与、专业支撑”的多元保护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全市普查登记非遗项目个,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省级26项、市级93项、区县(市)级项;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5个,非遗专题展示馆(博物馆)28个,长沙市示范性非遗传习所(展示馆)34家,长沙市传统工艺示范性就业工坊30家。
热起来:非遗传承活动遍地开花
非遗是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传承人是赓续的关键。长沙始终把传承人群的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第一要素来抓。
长沙创新开展优秀青年非遗传承人评选工作,选出“全市十大青年非遗传承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评选,一批优秀的年轻传承人脱颖而出:创新设计“立体绣”的吴宁,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传统湘绣技法相结合的昌妮,在戏剧舞台不断斩获奖项的周帆、文君,推动千年铜官窑土点彩贴花成为直播“一窑难求”的刘嘉豪……通过举办非遗培训班“充电进修”,每年培训各类非遗项目专业技术人员余人次,聘请老艺人“传帮带”,曾金贵、曹汝龙、刘爱云等国家级传承人倾力相传,培养非遗项目衣钵传人。
“非遗进校园”蔚然成风。湘绣、湘剧、长沙花鼓戏、长沙剪纸等非遗项目已写入《长沙历史文化普及知识》(小学版),全市已有非遗进校园示范性合作学校22所,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全市家中小学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余场,全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趣味线上答题”活动,参与人数15万以上。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9人、14人、人、人。其中很多专家带头人,屡屡在各条战线收获殊荣。湘绣传承人江再红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湘绣传承人邬建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作品四次斩获山花奖,江氏正骨术传承人江林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长沙棕叶编传承人周佳霖获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等等。
活起来:创新力量让非遗融入生活
非遗不是物质的遗存,而是鲜活的文化传承。非遗是古老的,但存续需要不断吐故纳新。长沙不断创新载体和平台,让非遗更好地走入现代生活。
位于5A级景区橘子洲头的长沙非遗馆,自年11月开馆至今,接待游客近万人次,这一非遗进景区的创新举措,实现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不仅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之举。随着《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分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日前正式发布,长沙正面向社会征集公益场所开设非遗馆分馆,让市民有了更多感受非遗魅力的好去处。聚集了个非遗项目的雨花非遗馆,融入“非遗+旅游”概念,成功创建3A级景区,成为游客打卡的热点。
不断创新举办的品牌活动,搭建起非遗成就展示和传播平台。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连续三年举办非遗集市,开展非遗美食节、非遗音乐周、打卡老街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年发放非遗消费券50万元,带动消费超0万元。举办长株潭三市大学生传统工艺创新创意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近千件,通过“企业—作品”现场签约仪式实现了成果转换,有效促进了三市传统工艺创新创意发展。
借力互联网技术,长沙非遗更好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与腾讯联合举办的“律动潮长沙绣出星世界”活动,借力3.5亿人次用户体量的腾讯《QQ炫舞》,用数字文化IP创新诠释湘绣的独特魅力。今年9月,长沙花鼓戏进驻抖音直播,首播观看人次为.5万,创下全国院团在抖音首播最高数据纪录,迅速成为文化网红。
先后组织湘绣、菊花石雕、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赴欧美、中亚、东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广泛传播长沙非遗魅力,让世界通过非遗认识、了解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强起来:非遗转化结出产业硕果
多年来,长沙探索出了一条大众化、互动型、生产性非遗保护道路,非遗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更多“指尖技艺”正成为“指尖经济”。
长沙建立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示范性就业工坊,引导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一顶油纸伞,不但让李忠国成为了浏阳脱贫攻坚典型代表,也让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作为油纸伞制作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忠国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在与电商平台合作销量大增的基础上,按照“订单+保底”模式,先后与52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再将成品回收,带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着眼于整合区域资源、引导行业自律,先后组建了浏阳花炮原材料供应商联盟、组建焰火燃放战略联盟、花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行业联盟,国家级非遗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的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在APEC会议、里约奥运会、杭州G20高峰论坛等世界舞台精彩绽放,年产销突破亿元大关,吸纳农村就业人员30万,在第二届“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评选活动中,“浏阳花炮”品牌以价值.17亿元位居第七,跻身全国前十先进行列。
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以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园林景观特色陶瓷为主导产业,促进陶瓷产业与区域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拓展陶瓷文化旅游领域,不断丰富业态模式,现有产业工人0人左右,年产值达10亿元。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坚定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推出长沙计划、亮出长沙特色、形成长沙品牌,让非遗更加鲜活,涵养现代生活,让保护更有力量,彰显文化自信,让多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广电局*组书记、局长郭润葵表示。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