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紧盯优势学科取得丰硕成果——
科创高地风光无限
传感所科研人员在纳米材料中试线上进行生物医用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能检测工作。省科学院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甘肃省科学院依托科研优势,不断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引领水平,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了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领域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技术转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挖掘微生物资源促进新型农业绿色发展
用生物工程解决农业出路,将使我国农业发展走上一条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新型微生物农业的崛起,标志着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
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在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特色食用菌应用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领域,在甘肃珍稀濒危野生种质资源收集、保育、扩繁及示范应用、中药材生产、生态修复、特色食用菌栽培等领域形成了重要技术成果。
生物研究所工业微生物技术研发团队针对甘肃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农牧业生产特征,筛选得到具有抗极端生境、耐旱、抗逆、抗作物连作障碍等多种微生物种质资源,形成菌种资源库及相应菌株工程化工艺体系;开发出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产业化示范成果,并推广应用到寒旱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产业链中,形成了较健全的微生物农业技术研发体系;深度研发了全自动控制密闭式好氧高强度农牧废弃物反应装置,具有耐多种气候特点、易操作、发酵强度高、有效杀灭病原菌等特点,可满足甘肃寒冷地区全天候农牧废弃物处理需要。
生物研究所食用菌技术研发团队选育出的适合甘肃本地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形成了甘肃高原地区羊肚菌种植管理技术成套体系,在甘南州卓尼县、夏河县等地进行反季节栽培,在-米不同海拔区间“错峰”种植,实现全年均有羊肚菌出菇。
此外,生物研究所开发出的两类安全环保、适宜于甘肃农业环境条件和特色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需求的系列新型生物农药,在甘肃马铃薯、高原夏菜、*参和百合等特色农作物种植中推广应用,对目标病虫害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增产率6.0%以上,可使化学农药用量平均减少50%-80%。为实现甘肃特色作物的“绿色生产和农牧产业的可持续、清洁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我省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激发创新活力
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的“耳目”,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在民生领域和国家安全领域至关重要。
为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填平自身与国际技术的沟壑,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作为承担省内传感器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的重点单位,确定了“微机电(MEMS)传感器”的研究方向,重点研发基于自旋电子技术的巨磁阻MEMS传感器。成功引进了美国硅谷的巨磁阻微机电传感器专家团队,建设了国内领先的MEMS传感器研发线。
为了将引进的技术落地转化,培养一支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借力尖端传感器,打造信息制高点,省科学院先后筹资余万元,支持传感技术研究所建设了先进的百级洁净实验室、多功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敏感材料中试实验室,购置包括光刻机在内的三十余台套进口先进设备,建设了一条具有核心功能的MEMS传感器研发线和一条生物医用磁性纳米功能材料的中试线,为MEMS传感器相关器件的研发、应用以及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甘肃省传感器与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传感器及应用行业技术中心”“传感器与物联网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集传感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创新基地之一。
通过近十年的技术沉淀,传感技术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巨磁阻MEMS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出参数优良、工艺稳定的自旋阀晶圆、磁隧道结晶圆、巨磁阻MEMS转速传感器、巨磁阻MEMS磁传感器、生物纳米磁珠及其应用产品(系列生物医用试剂盒),多项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申请和授权了多项美国、中国发明专利,拥有了可以进入中试阶段的产品,传感所的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巨磁阻传感器技术的自主研发。
目前,传感技术研究所正在积极与兰州大学、华天科技集团等高校、下游企业合作,推进部分产品的中试,其中有些产品已在下游企业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
科技防灾减灾保障地质生态环境安全
甘肃地质环境复杂,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作为全国最早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省级专业研究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在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的需求,以“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两大学科领域为中心,开展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以及土地规划、生态地质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地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累计完成抢险救灾和考察任务20余次,累计保护人员7.5万人,减轻财产损失逾20亿元;通过技术培训、网络培训等方式,累计为省内外培训基层灾害管理以及群测群防员逾万人次,开展科普宣传10余次,为推动我省科技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生态修复方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编写完成的“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验收技术要求”填补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方面技术标准的空白,解决了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祁连山环境问题整改及其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