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西和帮扶西和县以产业扶贫筑牢脱贫根基
TUhjnbcbe - 2024/3/5 17:32:00
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处处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西和县以产业扶贫筑牢脱贫根基

地处秦巴山区的西和县,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制约,是我省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年建档立卡时,全县有个贫困村,15.3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39.52%。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面对贫困,西和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脱贫和长久发展的根本之策,坚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夯实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形成了“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以花椒、八盘梨为主的经济林果,以养鸡为主的畜牧养殖”三大产业体系。如今,走在西和县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随处可见产业基地,中药材、高山油菜、苹果、核桃、花椒、辣椒、八盘梨、禽畜养殖等产业在全县遍地开花,已基本形成村村有主导产业,家家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依托中药材“开”出脱贫方

四月的西和,春潮涌动,生机勃发,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从北部的长道镇到南部的太石河乡,扶贫车间内机器轰鸣,田间地头上施肥浇水、抢墒覆膜、选种下苗……处处一派繁忙。

今年46岁的冉社红是石峡镇石峡村人,得益于西和半夏产业的快速发展,她成为了靠着半夏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最早的一批贫困群众。“我从年就在盈丰半夏合作社里干活,一个月能挣元左右,年全家脱贫了,这几年工资一直在增加,收入很稳定。”冉社红说。盈丰半夏合作社负责人剡宏介绍说:“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扶贫车间+基地’模式,通过农户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务收入等多种方式,对接*府*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人,每年为参与合作社入股和务工的农户均增收元”。

在西和县葆元药业有限公司上班的钱彩红曾经是西和县卢河乡草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样得益于半夏展业的发展,去年11月实现了脱贫。“一个月有多元的收入,不仅比以前挣得多,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挣钱顾家两不误。”提起现在的工作,钱彩红非常满意。

葆元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均平告诉记者,公司下辖8个合作社余名社员及贫困户40人,另有(配股分红)贫困户人,大田种植半夏亩,公司统一制定了种植、管理、采购、烘干、回收合同,这在全国所有半夏产区是一个标准化先例。

年,有着“中国半夏之乡”美誉的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年产量超过多吨,产值7亿余元,在全国市场上有70%的半夏产自西和县,如今半夏已成为了西和县产业扶贫名副其实的主力*。

除了种植半夏以外,西和县还根据适宜的环境,种植*芪、*参、板蓝根、冬花、柴胡等中药材,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入社务工、订单农业、技术培训等帮助农户增收。

经济林果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西和县西南部山区的蒿林乡,地处西汉水流域,气候温润,光照充足,种植花椒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此生长的花椒因其果粒大、颜色红、味道纯麻浓香,生长环境无任何污染而深受人们喜爱。但过去,当地花椒种植面积并不大,大多在老百姓房前屋后,自发零星种植。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蒿林乡大力扶持花椒种植,由于品质好,如今已形成“蒿林油椒”的品牌,进入市场后广受欢迎,尝到了甜头的农户纷纷扩大种植规模,使当地花椒产业迈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蒿林乡*委书记蔺东旭告诉记者,年,全乡花椒面积达1.4万亩,产量达多吨,产值多万元,已成为蒿林乡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蒿林人民的“致富树”。

除了种植花椒以外,蒿林乡还从年开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府免费提供苗木、免费供应农资、公司保底收购”的方式,培育发展订单辣椒种植,在当地建设育苗基地1处,在川坝地种植订单辣椒亩,建设辣椒示范点7个。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及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户,预计户均增收元;户贫困户种植亩,预计户均增收1.2万余元。

一组亮丽的数据证明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巨变,在产业扶贫的带动下,蒿林乡贫困人口从年建档立卡时的户人减少到现在的79户人,累计减贫户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61.7%下降到现在的2.8%,赵沟、杨魏等9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蒿林乡以花椒、辣椒产业带动脱贫是西和县以产业助脱贫的一个缩影,在西峪镇千亩八盘梨示范基地,成片的梨树苗正迎风摇曳,长势喜人。年,在西和县、乡两级*委*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人刘文东将流转来的亩土地,全部栽植上了八盘梨树苗,并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多途径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发展农户余户、其中包括贫困户余户。在长道镇,苹果产业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发展苹果产业2.8万亩,产值达1亿元,人均增收元。

截至年底,西和县以花椒、八盘梨、苹果、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达到52.6万亩,形成了“南椒北果中部梨”的经济林果发展格局,共带动农户近3万户,其中包括2万余户贫困户,贫困户年均可增收元以上。

养殖拓宽致富路

4月,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西和县晒经乡晒经村,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在蜂箱周围忙碌穿梭,也让养蜂人忙得团团转,对他们来说,今年又是一个“甜蜜”的丰收年。今年40岁的张玉林是晒经乡喻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利用国家精准扶贫贷款,张玉林开始种植中药材、养殖中蜂。年村里的自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张玉林将自己的部分蜂箱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代为养殖、参与分红,同时自己也在合作社务工。靠着勤劳的双手,年张玉林等顺利脱贫,成为了村里最早的一批脱贫群众。

张玉林参加的自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6月。通过产业配股,带种代养,劳务收入等多种方式,对接*府*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人,其中产业配股14户,带种带养45户,共分红资金达5万余元。

在马元镇北沟村,村民李永红看着当地*府为他送来的种牛笑得合不拢嘴,养一头西门塔尔牛一直是他这几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对这头牛,李永红格外偏爱,临近中午时分,到了“饭点”,他就放下手头的活儿忙着给牛拌草料。

马元镇山大沟深,近年来在*府的引领下,养殖产业发展逐渐迈上正轨,结合到户扶贫产业资金的落实,当地*府通过摸底农户的意愿,采取*府代购的方式,分两批为全镇有意向养殖的农户代购了32头牛、28只羊用于农户自养,使农户收入更加稳定。

在十里镇姚河村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点,随着10万只远道而来的优质父母代母雏鸡的入住,西和县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式投产。到今年八月,该项目将实现满产,届时可饲养父母代种鸡27万套,生产商品代母雏万只,预计年营业收入为1.3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为万元,可使西和县村集体经济收益万元,消除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为户贫困户分红万元,并提供就业岗位个,间接带动余人长效增收。

如今,西和县已养殖牛1.3万头、羊2.5万只、猪4.5万头、鸡80.2万只,发展中蜂3.5万箱,依托原有的养殖基础,禽畜养殖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扶贫方面,西和县大力推行农户“自种自养”,鼓励合作社“代购代管”,同时大力扶持“五小产业”,引进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统筹推进农业保险,强化实用技术培训,“产业革命”进一步升级。

年,在中药材、经济林果业、禽畜养殖业这三大特色产业的带动下,西和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9.93亿元,全县退出贫困村99个,实现减贫4户人,其中产业脱贫对象户人,占退出人口的95.1%,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通过产业扶贫,如今的西和县贫困已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44万西和群众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协商报

原标题:《西和县以产业扶贫筑牢脱贫根基》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和帮扶西和县以产业扶贫筑牢脱贫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