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深度贫困县的庄浪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构建了“*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庄浪模式”,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如今,“庄浪模式”再发力,产业多轮覆盖,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引领全县人民迈入小康。
在赵墩乡占地亩的药材种植基地里,*芪、*参、柴胡等中药材迎来了生长旺季。但在两年前,并没有这样的景象。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加之地块不平、离村子较远,土地大多摞荒。年,庄浪县成立了裴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上闲置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药材,同时吸纳当地贫困群众以每天80元的工资在地里务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庄浪县赵墩乡裴堡村村民
石喜*:
“果园明年才挂果,收入大约就是三四万元。”
石喜*曾是贫困户,当地*府给她家免费投放了两头基础母牛,由于缺劳动力和技术,她以入股的方式把牛交由村里的牛场代养分红,自己腾出手在家门口的种植合作社打工。现在,加上十亩果园和护林员的收入,稳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一招活,全盘活。庄浪县创新思维,以土地入股、劳务入股、资金入股、投牛入股、集体入股和技术入股等方式挖掘农户增收潜力,让群众的分红有了保障。
庄浪县韩店镇刘咀村*支部书记
孙国强:
“每亩地分红不低于元,务工人员工资在60元至元之间,仅土地入股分红每年给老百姓元。”
记者苗田: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也是最紧要最关键的一环。近年来,水洛镇吊沟村大力发展致富产业,栽果园,建牛棚,抓劳务,逐步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农民致富有了门路,老百姓的日子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为了更好地整合果品资源,提高小户果农的收入,水洛镇吊沟村探索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方式全部入社入股,探索出了一条公司投资规模经营、果业大户承包经营和合作社领办经营的果业发展新路子。
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村民
李济全:
“今年第一年挂果,大概能挂个果子,大概能卖五万多元。”
依托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苹果、劳务、畜牧和种薯等主导优势产业,庄浪县通过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和鼓励务工青年返乡创业等方式,在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创办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种养殖或来料加工等用工形式灵活多样的企业,搭建“扶贫车间”,有效增加了贫困家庭收入。水洛镇吊沟村将闲置多年的小学校舍盘活,建成宫灯生产扶贫车间,实行灵活且具有弹性的工作时间,村民可根据家庭实际自行安排上下班时间,工资按件计发,实现照顾家庭与上班创收两不误。
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村民
董香花:
“这样下来一年可以收入两万元。”
多轮覆盖,撬动起产业振兴这块“巨石”。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庄浪模式”持续发力,引领“牛果劳”等产业同步发展。目前,庄浪县共有果园65万亩,总产值达20亿元,肉牛存栏量达10万头以上,发展马铃薯脱*种薯基地25万亩,建成扶贫车间60家。六年来,全县累计稳定脱贫3.13万户13.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32.73%下降到年底的0.75%,退出贫困县序列,年获得全省75个贫困县考核第一名。
庄浪县副县长樊对对: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繁荣乡村文化,确保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盘棋不脱节,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来源:平凉广播电视台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庄浪:“庄浪模式”交出的脱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