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是一部教人对仗和用韵的书,相传为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因作者别号为笠翁,故名“笠翁对韵”。这本书和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齐名,都是学习汉语诗词格律技巧的极佳启蒙读物。
李渔,初名仙侣,字谪凡,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死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祖籍浙江兰溪,但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江苏如皋,直到十九岁父亲去世后,才回到家乡兰溪。李渔年轻时也曾参加科举应试,后来清兵南侵,就绝意仕途,过了一段隐逸山林的生活。入清后,为生活所迫,他移居杭州,后又搬至金陵,卖文为生。晚年再回到杭州,在贫困中去世。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小说作家。他一生著述甚多,除《笠翁对韵》外,还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李笠翁曲话》《李笠翁一家言》等。
《笠翁对韵》以“平水韵”平声三十韵为目编写而成。“平水韵”本自《广韵》的韵,刘渊、王文郁等人先将其合为韵,又减为韵,沿用下来,成为后人科举考试用的官韵。因为刘、王二人都是平水人,故称“平水韵”。“平水韵”包括上平、下平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古人选取每个韵部的第一个字作为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便于称谓,如一东、二冬等。在平声三十韵里,有的是宽韵,字数比较多,比如上平的一东、四支、七虞、十一真,下平的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等;有的是窄韵,包含字数比较少,比如上平的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下平的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等;还有的韵字数更少,谓之险韵,如上平的三江、九佳,下平的三肴、十五咸等。所以《笠翁对韵》每个韵部的段落有二至四段不等,就是因为韵部有的是宽韵,字多,有的是窄韵、险韵,字少。如果按照《声律启蒙》的做法,每一个韵部都是三段,那么就不免宽韵里的不少常用字未被编入,窄韵、险韵里的生僻字又不得不编入进来。如此则《笠翁对韵》的做法就更为科学。当然,与《声律启蒙》相比,《笠翁对韵》也存在较多出韵、错韵的现象。
《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各卷有十五韵部。上卷包括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包括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这三十韵部的字是古代写诗的人必须熟悉的,因为古代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且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用错了就算出韵、错韵。记熟《笠翁对韵》每个平声韵部里的韵脚字,作诗才可以信手拈来而不致出错。如《笠翁对韵》上平“一东”其一的内容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朦朦。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里的韵脚字依次是“风”“空”“穹”“朦”“中”“红”“东”“翁”,都属于平水韵上平“一东”韵部的字。熟读这一段,就能记住这八个“一东”韵部的韵脚字了。与《声律启蒙》相比,《笠翁对韵》所用到的韵脚字更多一些,其中上平一东、四支、五微、六鱼、八齐、九佳、十一真、十二文,下平一先、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十一尤、十二侵、十五咸等所用的韵脚字皆比《声律启蒙》多。
《笠翁对韵》的对仗句式有长有短,包括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句式灵活,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还是以上平“一东”为例,其中“天对地”“雨对风”是单字对,“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日下对天中”都是双字对,“雷隐隐,雾朦朦”是三字对,“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是五字对,“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是七字对,“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是十一字对。《笠翁对韵》每一段的内容皆按同样的句式顺序排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便于学习和记诵。难怪《笠翁对韵》能与《声律启蒙》《训蒙骈句》一起并称“吟诗作对三基”,是最经典的诗词启蒙教材之一。
古代的诗文讲究化用典故,《笠翁对韵》的用典亦极为丰富,其对仗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花鸟虫鱼、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寓言神话、历史人物、经史子集、器皿建筑、言语行为、情绪情态等,无不囊括其中。且其意义常常褒贬相对、虚实相应,含义隽永。其中又不乏关乎是与非、正与邪、忠与奸、美与丑之辨的微言大义,这些正是传统国学里最为重视的内容。比如下卷“十三覃”其一中的“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萧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卢相”指唐代宰相卢杞,二人一贤王一佞臣,作者以二人的职位“王”“相”相对;“待士”“欺君”两个动词结构,一是待下,一是奉上,一诚一欺,完全相反;“心惟赤”“面独蓝”,一从内心的角度表现萧王的赤诚,与“待士”相应,一从面貌上揭示卢杞的丑态,与“欺君”相应,其中心词为表颜色的“赤”“蓝”,对得十分巧妙。有了《笠翁对韵》这样经典的对联学习范本,后人学习对联与诗歌的创作方法、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等,都能有据可循、受益无穷。故而在琅环阁藏本的序言里,刊刻者米东居士对此书评价极高,“捧而读之,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其选言宏富,则曹子建八斗才也;其错采鲜明,则江文通五色笔也。班香宋艳,悉入薰陶;水佩风裳,都归裁剪。或正对,或反对,工力悉敌;或就对,或借对,虚实兼到。揆之诗苑类格、上官仪六对之法,无不吻合。洵初学之津梁,而骚坛之嚆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