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巨赞法师(-),是一位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僧。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原籍江苏江阴。他自幼勤奋好学,渴求知识,早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后入上海大厦大学学习。年经太虚法师介绍,在杭州灵隐寺披剃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法名为巨赞,在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年,法师移居广西桂平西山,任龙华寺住持,在此居住约两年,生活比较相对安定。《桂平西山山居即事》组诗十首,即写于此时。(此诗收入法师编著的《灵隐小志》)
桂平西山在广西桂平县城西约一公里处,又名思灵山。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自此逐渐成为风光殊胜的游览胜地。山上古木参天,清泉甘冽,怪石嶙峋,石径曲幽。名胜有李公祠、洗石庵、龙华寺、乳泉寺、吏隐洞、飞阁等八大名胜古迹。
登上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数十里之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块廓,浔城风光,尽收眼底。
现从这一组诗作抽取几首浅略分析,或能窥知巨赞法师精深的佛学造诣和文学修养。
塔影波光映远村,平畴万倾接山根。春风习习奉云读,一路花香到寺门。
波光塔影、万顷平畴,一派春天美好景象。从西山龙华寺远眺,黔江郁江的波光和龙华寺内的塔影交相辉映;一望无际平坦的田地从遥远的村落一直连接到西山脚下,春风和煦,春云淡淡,在一路花香中来到了龙华寺山门。
这是一幅意境十分美妙的山水画面。诗人的视角从远处到近处,从天空到寺门,从波光到山根,使人们在无限空间里,体现客现世界的无限美好。
倦抛心力逐无涯,山色溪声属自家。吏隐洞边余隙地,秋来更欲补梅花。
抛却了毕生心力为的是追求无边无际的“真知”。无涯,语出《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以“山色溪声”为代表的客观世界,佛家有自己的认识。色、声、香、味、触,佛家称为“五法”,山色溪声中的“色”和“声”是佛家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缘五境的前二境,或以此代表“五境”,也就是佛家认识中的客观世界。
梅花,为诗人自喻。近代佛门大师,如八指头陀、弘一法师等均在诗文中以
比喻高诘和不畏严寒。弘一曾手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但“余隙地”“补梅花”则为自谦之意了。
莫谓山居百事捐,清闻未许抱云眠。松阴跌坐读书罢,手采新茶供佛前。
不要以为居住在山间而会舍弃任何事情,虽然清闲也不一定“抱云而眠”。诗人虽出家为僧,但为“抗日救亡”,曾大声疾呼:“挥戈反日思良将,袒臂高呼待硕儒。”(《年冬题宁乡寒铁生余楼》)
松阴跌坐读书之后,诗人仍不忘“手采新茶供佛前”,以茶供佛,是佛教徒表示对佛陀的无限虔诚的仪礼。而西山之茶,泡以乳泉之水,清香四溢,名闻遐迩。因此,诗句更完整地表达了诗人虔诚礼佛的心情。
空林滴露夜犹香,一片清溶入浩茫。横笛几番吹折柳,已无残梦到潇湘。
此诗从字面上解,前两句写景。意为:你可以在夜晚空阔的林野里从滴出的露珠间闻到清香,写所闻;你可以在夜色中看到一片澄澈的流水汇入广袤辽阔的遥远的地方,写所见。但是,佛家认为,因缘所生之法,毕竟无实体。客观世界虚幻不实,四大皆空。浩茫,参见鲁迅《无题》诗:“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后两句抒情。意为:在几番吹奏的横笛声里杨柳已被摧折;我已经无法借残缺的梦境回到潇湘。横笛原出北国,象征异国之音。折柳赠别,多用作“怀念在边疆的征人”的典故,在唐诗里常见。潇湘,潇水和湖水均在湖南境内,以指代湖南。
巨赞法师在年夏,应南岳福严寺住持宝生和尚之邀,去华严研究社讲学。年春同田汉、冯乃超、杜宣等进步人士同游南岳,后经田汉引见,在上封寺受到叶剑英同志接见。直到年7月去长沙,辗转到了桂林,在湖南住了两年时间。诗中充满对日寇的愤慨和对在湖南那段时间的无限深情的回忆。
烟雨凄迷春意阑,鸟啼花落篆香残。惊涛拍岸东流急,极目云天独倚栏。
同样,前两句写景:在烟雨迷茫中春天的景色已成过去;在鸟啼声中只见春花尽落,篆形的香也已燃残。后两句则为写景抒情:拍岸的惊涛湍急地向东流去,我独自倚着栏杆远望云天,感慨万千。
以上写景抒情,应联系当时形势: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不到明年,就侵占了菲律宾、关岛、威克岛、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东印度群岛以及印度支那等地。法西斯势力猖獗一时,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空前规模的战争之中,因此诗人以诗句表达无限的愤闷和感慨。
朝暾初上影横斜,叶底轻凉透碧纱。定起关心惟一事,春归到处落山花。
前两句仍是风景:早上初升的太阳影光横斜;轻轻的凉风从叶底吹来透过碧纱窗。后两句意为,禅定以后关心的只是一件事:春天离去,到处山花尽落。为什么这样说呢?
禅定是佛教徒修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一的“定学”。心定止于上境而不散动谓之定,并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春归到处落山花,反映的是客观自然规律,佛家称之为“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也就是说,客观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
久雨炎威已敛藏,游人渐少年风凉。秋来更觉山居好,日满长林黄叶香。
秋天的久雨使炎夏之威已敛,午后风凉而游人渐少。山居是十分美好的,茂密的树林已是黄叶飘香的季节了。
诗句明白易懂,但富哲理于其中。佛家认为,世间无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之中。夏去秋来,“炎威”必然过去,这就是规律和法则。
油茶种墨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谁谓僧家无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十分重视僧人在参禅之余从事寺庙劳动和农业生产。他定的《百丈清规》,僧人要“行普请法”,即上下均力,开荒耕作以自给,要求僧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此规以后一直在禅门奉为经典之言。
真诠,即真理。亲自参加耕作,是一种劳动实践,佛家原不废此,是十分可贵的。
诗篇是一篇形象的“僧人植蔬图”,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几首组诗(一共10首),时间上自春至秋,自“朝暾”到“晚课”;空间上自远及近,从“平畴万倾”到“山门寂寂”,以“塔影波光”到“山影过南江”。画面有色有声,有“烟雨凄迷”的春意,有“长林黄叶”的秋色;有“惊涛拍岸”的急流,有“枝头鸟梦”的清幽。
这一切都是作者禅学和论学的集中反映。通过试析,或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翁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