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步伐,创新求变
化工事业部副总裁胥维昌
壹
围绕内部改革,外部拓展,沈阳院正踏着中化创新驱动的铿锵节拍奋勇前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化工科研院所,沈阳院70年的发展变迁,总是踏着历史的步伐,总是和着时代的节拍。她既有“兴化报国”这一永远不变的科研初心,更有“变动不居”这一顺势而为的科研担当。回溯科研之初的创业艰难,回首科研路上的坚实足迹,回望科研事业的薪火相传,唯有“变”字更能诠释沈阳院科研长卷上的浓墨重彩。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沈阳院也正是在识变、应变、求变中,用科研使命求进、求新、求真。
在识变中求进
沈阳院从辉煌中走来,伴随着承担国家及行业各项科研攻关任务不断发展壮大,承载着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崇高使命,始终砥砺前行。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年,沈阳院迎来建院50周年院庆。也正是在这一年,沈阳院在国家科研机构改革中,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科技企业。转制之时,国家之所以把沈阳院作为化工行业唯一的一家院所留在了“国家队”,正是看中了沈阳院拥有科研体系完整、行业地位领先的农药和染料两大优势专业。然而,改革的阵痛让企业化之初的沈阳院举步维艰,正面临待遇偏低、观念陈旧、人心浮动的困境,处于收入少、利润低、欠内债的温饱边缘。
改革大潮汹涌澎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时,上任伊始的李彬院长敏锐地意识到,面向市场是大势所趋,走向市场更势在必行。于是,李彬院长带领新一届院党委班子制定了“摆脱困境求生存,深化改革促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转换机制、理顺关系、发展科研、壮大生产、强化管理、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当年11月,沈阳院创制的杀菌剂氟吗啉(SYP-L)在院试验厂正式投产,并成为我国首个获得美国、欧洲发明专利的新农药品种,使用面积达万亩。
此后,沈阳院步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完成“十五”攻关计划、“”示范工程等国家项目25项,授权专利40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与瑞士先正达公司、德国拜耳公司、丹麦CHEMINOVA公司开展国际合作,并相继建成南通沈阳化工研究院农化公司等高新企业,“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初具规模。到年,沈阳院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比转制之初增长近5倍。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年,沈阳院迎来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翻开了强势发展的新篇章。当年2月7日,中化集团与沈阳院签订重组协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重组之时,沈阳院具备技术门类齐全、技术基础雄厚、科研设备精良、科研手段先进、综合配套完善的研究体系,并拥有检测、设计、工程、企业认定等各类型科技资质60余项,但独立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仍然较弱。而中化集团强大的综合资源优势和生产销售网络,尤其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让沈阳院看到了希望,预见了未来,更坚定了信心。从此,沈阳院致力于成为中化集团的研发中心,加快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在融入集团管理体系中探寻全新的企业发展模式。
在应变中求新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中化旗帜下的沈阳院,把所有资源都聚焦到了服从并服务于集团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上。
沈阳院与中化化肥首个合作项目——“螯合肥质量提升”,开发全新的螯合态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填补了行业空白。承担的中化化肥产品可降解化肥包膜项目研究,被列为国家“十三五”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洗油分离组分深加工系列产品技术开发”项目,为中化河北提供了10余种产品的开发技术。“沈阳院—中化天津染料联合实验室”“沈阳院—中化道达尔联合实验室”“中化农业—沈阳院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基地”等集团内部合作实验机构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期间,沈阳院下属经营状况良好的新纪、博美达公司也转隶给了中化天津。
年2月7日,沈阳院安评中心成为国内首家获得OECD成员国政府GLP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数据在毒性研究、临床化学与分析、理化分析三大领域取得国际性突破。这一天,正巧是沈阳院与集团重组5周年纪念日。这是沈阳院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向中化集团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在这之后,沈阳院还建立以作物调控、土壤修复、医药研发为主的生物与医药专业,建成我国首个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中心,获批成为我国首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开创我国制定农药产品FAO标准的先河,行业地位更加凸显。
农药专业,是沈阳院几十年的科研主业。从新中国第一个创制新农药“多菌灵”,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吗林,从上市第一年就创造销售奇迹的,到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宝卓”(),经过60多年的发展,沈阳院原农药所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农药专业研究机构。年,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沈阳院建成新的产业基地——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年6月18日,沈阳院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自此,沈阳院形成了国内唯一从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到生物活性筛选、制剂加工、生产工艺开发和安全性评价完整的新农药创制体系。
科创公司是国家最早核准定点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今更是业内公认的农药创新产品生产标杆企业,农药创制产品份额在国内稳居首位。从年开始,我任职科创公司执行董事近两年,曾定下“内部挖潜,精益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企业发展策略,并取得过销售收入增加47%,利润增幅%的成绩,对科创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可以说,科创公司和农药所一样,都是沈阳院的“掌上明珠”。
随后,为配合集团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于年转让给中化国际,农药所于年12月整体转让并入中化国际。对此,沈阳院人态度鲜明:沈阳院就是要成为助推集团产业发展的孵化器,让农药专业在集团大平台上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也正是沈阳院的价值所在。
在求变中求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农药业务的整合,沈阳院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未来之路怎么走?
年9月5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亲率集团党组领导班子莅临沈阳院考察调研。在与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骨干员工座谈期间,宁总强调:“沈阳院要有更精确的自身定位,要加强组织系统的管理,加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理清央企研究院发展模式,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多发挥先发优势,推动集团成为有技术含量、有创新的新型化工企业。”
“沈阳院未来发展模式是什么?”宁总的发展模式之问,更成为沈阳院主动求变的动因。年末,随着中化集团实行大部制改革,实施创新管理工程,沈阳院进入化工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打造创新型的精细化工企业”战略目标,让沈阳院找到了发力点,明确了新定位。随即,沈阳院再度进入专业重建的转型调整期,确立化工新材料、测试评价、化工安全、生物技术、化工环保等大专业。
年2月,我从李彬院长手中接过了沈阳院继续发展壮大的接力棒。重任在肩,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主动求变,乘势而为,才能让沈阳院做大做强。
“变化”两个字,已成为沈阳院的显著特征:院党委深入推进特色科研文化建设,“书香门第”成为沈阳院的靓丽名片。“讲求认真、敢于较真、矢志求真”,院党委总结提炼的“三真”科研精神正深入人心。“沈阳院6S+”制度流程体系文件,让管理机制更加适宜员工和企业发展。唯才是举、唯得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既引来多名领军人才,又浓厚了人人成长、人尽其才的“书香”氛围。提高员工基本薪酬,实施全新的激励机制,每年为员工办好“十件实事”,更让员工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经营和市场契合度的显著提高,不仅使沈阳院整体经营状况表现良好,员工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如今,围绕内部改革,外部拓展,沈阳院正踏着中化创新驱动的铿锵节拍奋勇前行。宁总提出“构筑中化的‘创新三角’”,让沈阳院人感悟着发展的真谛。“科学至上”核心价值观,更让沈阳院沐浴着科技的春风。对沈阳院人来说,改变或许才刚刚开始,但宁总的谆谆教诲已沁润心灵:“只要我们开始了,不怕慢;只要我们相信了,不再变;只要我们路走对了,不怕远;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条路一定会成功。”
沪油人的光阴故事
上海石油卜俊
贰
平凡的沪油人一路奔跑,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市场风起云涌,动摇不了他们奋斗的激情
借得雄风成亿兆,何惧万里一征程。27年来,从浦西大柏树的一间房到中化国际广场的一层楼,中化上海石油(简称“上海石油”或“沪油”)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开足马力、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褪去中化浦东的外衣,奋斗的时光让我们遇见一个越来越好的上海石油。有这样一群平凡的沪油人,他们挥洒青春,稳步前行,在团结中奋进,在奋进中成长。砥砺奋进的春风吹拂他们的面庞,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他们与企业共成长。
在角色转换中成长进步
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成长为财务部经理助理,再转变为经营计划部经理;从财务工作的严谨细致,到如今经营计划管理工作的胆大心细;从青涩的毛头小伙,到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员工”和“卓越管理奖”的中坚力量……上海石油经营计划部经理郭青川,在参加工作10年的时间里,凭借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敢于走出舒适区,直面挑战,完成一次次角色转换,获得属于自己的破茧重生。
年,郭青川加入上海石油,跟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初入职场的三年时间里,他把一线单位财务相关的所有基础工作接触了个遍,从会计核算到资金税务,从审计决算到分析评价,没有他不熟悉的领域。
年,为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加强销售体系规范化、正规化的指导精神,全面对接泉州石化业务,上海石油决定成立计划管理部,郭青川重任在肩,被任命为计划管理部经理。这个“政治任务”让他既兴奋又压力巨大,他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恶补专业知识,原油贸易、原油炼制、石油生产工艺等书籍成为他案头必备,熟悉WTI和Brent价格、炼厂生产动态、物流船舶安排、配置计划……用经营计划的工具和语言去代替财务语言,用更宽广的视野感受市场的律动和脉搏。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他带领的计划部熬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顺畅有序。
以青春为名,为梦想添翼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未来,企业的责任赋予青年,企业的荣光属于青年,企业的梦想也要由青年去实现。”杨雅雯是上海石油的“95后”员工,也是上海石油青年员工中脱颖而出的代表。
年,杨雅雯进入上海石油。入职手续、离职程序、档案、材料……源源不断的基础工作并没有让她厌烦,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式使她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
年,上海石油“萌芽”创新小组应运而生,杨雅雯作为青年团员代表积极响应,与4位伙伴一起为公司创新发展献计。雅雯和她的小伙伴们连续三周挑灯夜战,经过多方调研推出了“沉睡客户挑战包”“优质终端挑战包”“增量利润挑战包”等方案,供公司所有员工接包挑战,既调动了上海石油全民营销的氛围,又促进了上海石油量利增长。
年,杨雅雯成功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主管,踏实、求进的精神更足了。记得有一次周末晚上,临时接到上级公司政治巡视调研组周一来访的通知,需要制作一份公司选人用人的汇报材料,这项工作任务由她独立完成。她没有抱怨任务来得急、难,而是立刻调整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极尽所能圆满完成任务。遇到艰难险重的任务,年轻的她从不退却,从不彷徨,勇于承担,展现了当代青年人才的风采。
改革开放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小梦想”,也承载着每个行业、每个岗位的梦想。二十多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青春年华,对一个公司来说,事业才刚刚开始。平凡的沪油人一路奔跑,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市场风起云涌,动摇不了他们奋斗的激情。蓦然回首,他们已经走得很远,从浦西大柏树到中化国际广场、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从大单贸易到油品分销的转型、从油站开发0到1的突破……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斗正当时。上海石油将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的洪流中,风正恰扬帆,既播洒希望,又赢得未来。
科学创新续写辉煌——海河金茂府变身天津新地标
金茂北京张学刚
叁
点亮今天,是对昨天的致敬,更是对明天的承诺,海河金茂府将不辱使命地开启热电厂地块的全新时代
在天津海河沿岸有座巨型红砖建筑,斑驳风化的砖墙留下时间和人文的痕迹。在老天津人的记忆中,老远便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烟囱直冲天际,烟囱里冒出生机勃勃的“白龙”,烟囱底下就是天津第一热电厂,70多年来它见证了天津30-90年代的辉煌。在年3月10日,金茂获取了这块备受瞩目的天津第一热电厂地块,作为城市运营商,金茂赋予了它崭新的历史形象——海河金茂府。
了不起的“前世”
——从柳墅行宫到北洋武备学堂
年,海河金茂府所在的位置曾经矗立着一座被誉为“八景何堪比上林”的皇家园林——柳墅行宫。这是当年天津盐商为乾隆皇帝捐资建造的一座豪华行宫,乾隆皇帝共驻跸该行宫八次,并且流连忘返。时光荏苒、历史变迁,领冠三津的柳墅行宫虽已百废,但文化底蕴仍在海河畔源远流传。
到了年,洋务运动期间,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在柳墅行宫的原址上成立。风雨16载记录了这座学堂的兴衰,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在这座学府走出了太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吴佩孚等均毕业于此,人们戏说这是个盛产“总统”的地方。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天津武备学堂被焚毁。
挥别旧工业时代
——烟囱倒下文化起来
年3月,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南满株式会社和天津当局在此地合办“天津发电所”。到50年代初,这里更名为“天津第一热电厂”,为了满足与日俱增的用电需求,热电厂进行了三期扩建工程,发电量迅速增长,成为京津唐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老天津人记忆里对热电厂的7个烟囱记忆深刻。年,为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天津第一热电厂建设米高烟囱,取代了过去的7个烟囱,一时成为海河两岸的制高点,也成为了当时天津的标志性建筑。
年,天津第一热电厂铺设热力过河管,为海河两岸单位和居民供暖。年8月,天津第一热电厂的大烟囱拆除,建于年的大烟囱也彻底消失在天津的天际线。近几年的海河两岸,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海河观光带日趋完善,变得越来越美。在高楼崛起的同时,昔日的码头、仓库、厂房被移为平地。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政府为实现蓝天工程,减轻大气污染,对第一热电厂进行了迁移。这座曾经见证并承载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知名地标,完成了70年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计划经济时代天津旧工业文明的国营老工厂被风干成标本,成为历史的遗迹,封存在城市的缝隙里。
从柳墅行宫到北洋武备学堂,从热电厂到改革开放后烟囱倒下,一种“不破不立”的传承和革新文化已深植城市基因,而旧热电厂也必将以新的面貌回归本位。
城市新升级
——金茂打造天津新地标
一直以来,“非核心不选,非地标不筑”,是金茂择址的金律。热电厂的基址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天津城市的标志。而与其说是金茂选择了天津第一热电厂,更不如说是天津第一热电厂选择了金茂的实力。
基于对天津城市潜能的远见,金茂天津公司(简称“金茂天津”)引进合理互生的城市规划理念,并出于对天津近代工业文明的追忆怀念,以及对地区历史文脉的尊重,聘请外部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建筑设计师反复研究、论证,决定保留热电厂老厂房作为项目的最核心建筑,以“一心两翼”的格局,规划了南、中、北三个地块。其中,热电厂老厂房所在的中地块将打造成人文主题特色空间、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经济活力源;南、北地块以高层和洋房为主,以金茂顶级的“府”系标准,重塑这里的历史荣耀,打造天津新的地标热点。
海河金茂府虽然处于海河东岸小白楼中央商务区范围内,但一河之隔的河东区多以老旧居民区为主,缺乏高端综合社区。经过精心规划,金茂天津在海河金茂府整合了八维城市资源:健康科技住宅、高端写字楼、时尚商业Mall、城市公园、幼儿园、海河景观、轨道交通、热电厂文化遗址,以千步范围内,实现国际一线城市标准的全生活场景服务,提升海河东岸城市生活品质。心是城市的万千风华,两翼是生活的风华万千,海河金茂府既是生活之翼,更是城市之翼。
作为时代耕者,金茂秉承央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尽致尽美”的匠心精神融入到产品,开展服务创新、品牌创新。
海河第八景
——重构天津城市天际
一座热电厂,半部天津史。金茂天津传承老热电厂工业气息,于一公里的城市广场上,将城市、艺术、时尚、未来与历史交织,呈现出有时间厚度、有都市活力、有艺术张力的城市会客厅。年5月19日海河金茂府举行“金茂热电厂地块点亮仪式”,将保留原厂房作为地块的最核心建筑,通过点亮天津第一热电厂,重新唤起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工业文明情怀,以及天津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光辉历程。点亮今天,是对昨天的致敬,更是对明天的承诺,海河金茂府将不辱使命地开启热电厂地块的全新时代。
天津海河文化沿河而生,而海河金茂府亦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基底,同时更是津门百年风华的时代缩影。记忆终将埋入尘土,历史则会载入史册。金茂天津将在中化集团“科学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下,继往开来,精心管理,追求卓越,书写全新的历史!
相关链接
??
??
??企业文化大家谈
匠心筑梦,创新不息
??企业文化大家谈
在逆境中寻突破,在风雨中放异彩
??企业文化大家谈
改革事历久弥新,中化梦催人奋进
??企业文化大家谈
变革无畏,创新有为
??企业文化大家谈
聚粒成光,照亮未来
??
??
??
??企业文化大家谈
中化“萌新”:正青春,当奋斗
??
??
??
??
??企业文化大家谈
追忆逐梦,中化前进道路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