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商隐慨叹时光流逝,写下一首独具匠心的小
TUhjnbcbe - 2024/10/25 17:04:00

写在前面: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作此诗时,李商隐32岁,从24岁考中进士到彼时短短的8年时间里,他遭遇了人生中的太多变故。

恩师令狐楚和岳父王茂源先后逝世,仕途刚见起色又遭母亲病故,丁忧期满后,朝中党争再起,被视为李党成员的他前途暗淡。

彼时,昔日的大唐盛世已经走入了风雨飘摇的晚期,感世事多艰,叹宦海沉浮,念功业未就,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李商隐自是感触颇多。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因为知道时不我待,所以害怕岁月蹉跎,故而想留住时光,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感受,在其《谒山》一诗中体现得尤为强烈。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唐李商隐《谒山》

简译:

自古以来,这世间就没有能系住太阳的长绳,逝水东流,白云舒卷,尤其令人惆怅。

想象传说中的仙人麻姑买下沧海,却忽然发现,这沧海之水只剩得一杯如冰的春露。

赏析: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尘缘如梦,时光催人老,从青春到皓首也不过几十载春秋而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往今来,这流逝的时光让多少名人志士为之慷慨悲歌。

拜谒名山,见水流日落之景,感时光之流逝,叹世事之变迁,遂心生怅恨,李商隐这首《谒山》,抒发的也是此种情怀。

但是,与他人的伤春悲秋不同,李商隐这首诗充满奇思异想,极富浪漫情怀,不仅给人以警醒,还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从来系日乏长绳”,诗的首句用典,化用魏晋文学家傅玄“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之句,强调时光难留。

太阳东升西落,日子周而复始,时光不老,但它却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多想用一根长绳将太阳系住,这样是不是就能永恒?

可是,人世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长绳,谁都无法阻止时光流逝,日夜轮回,就如孔子所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水去云回恨不胜”,次句叹岁月无情,百川归海,一去不回,白云悠悠,亘古不变,时序更迭,岁月轮回,唯余惆怅而已。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既没有长绳可以系日,也不能阻止岁月轮回时光飞逝,而自己又仕途不顺,白白地蹉跎时日,怎不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谒山”即拜谒名山,“谒”是拜见之、朝见的意思,“系日乏长绳”谓时光难以留驻,“乏”缺少之意。

“欲就麻姑买沧海”,第三句突发奇想,何必登临恨落晖,既然太阳落入了沧海,何不找麻姑买下整片海,那时间不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吗,流逝的一切又可以重新拥有。

“一杯春露冷如冰”,尾句点明此诗的主旨,天地悠悠,哪有什么永恒,沧海变桑田也不过转瞬而已。

上一刻还是汪洋大海,下一秒就干涸得只剩一杯泠泠春露,这人世间的起起落落大开大合,谁又能把控得了呢?

且不说找不到麻姑,就算拥有了沧海,可日月轮回,又怎能保证沧海会一直浩瀚无涯呢,毕竟,沧海变桑田本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欲就麻姑买沧海”是“从来系日乏长绳”的柳暗花明,那么“一杯春露冷如冰”则是“水去云回恨不胜”的情感延续,是更深层次的无可奈何和悲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又何尝不是诗人身世的写照?初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可接连的失败挫折和失意,又让理想败给了无情的现实。

写在后面: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花开不并百花丛,梅花虽早占春意,可它又早早凋谢,群芳争艳时,它已是明日黄花,怎不令人叹惋。

韶华不为少年留,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总易消逝,好像刚刚开始,就已经接近了尾声,

那早早凋谢的寒梅,谁说不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少年早慧,声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好运就此戛然而止,紧随其后的则是不尽的失意和打击。

旅程过半,功业未就,理想难成,因为不如意,他才渴望时光不老岁月静好,多拥有一点时间来实现人生价值。

可沧海桑田世事无常,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时光如水一去不回,又有哪一个不是被时代裹挟着一路前行。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知道了时不我待,就要珍惜当下,过去不计,未来不盼,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不给将来留遗憾,如此甚好。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商隐慨叹时光流逝,写下一首独具匠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