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金钥匙” 解开“金铁锁”
——威宁大力发展金铁锁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威宁加大金铁锁的种植力度,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在带领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加快了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据了解,金铁锁又名独定子、蜈蚣七等,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单属种植物,是威宁名贵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受中药材市场波动影响,金铁锁市场价值浮动较大,高峰期金铁锁种子价格达元每公斤,低迷期为元每公斤,高峰期成品金铁锁市价达元每公斤,低迷期为元每公斤。野生金铁锁在威宁面积约10万余亩,各地均有分布。人工驯化金铁锁主要分布于黑石头镇、二塘镇等6个乡镇共计余亩,一般栽培周期为2-3年,每亩平均收入达元,相对种植收入不足0元的一般农作物,每年每亩新增收入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威宁今年计划发展人工驯化金铁锁0.8万亩。
人工“开锁”,科学驯化种植助力结构调整
人工驯化打开“金铁锁”。年,名贵道地药材金铁锁在小海镇松山村贫困户宋乃学“想发一笔‘药财’”的心理下率先实现人工驯化。通过几年摸索,年,威宁水土保持办公室通过人工搜集本县野生金铁锁种子,在小海镇响水村通过土地改良人工培育等技术手段,让本县野生金铁锁人工驯化成功走出试验田,逐渐形成新兴产业。目前,全县金铁锁人工驯化种植面积已达余亩,主要分布于黑石头镇、二塘镇等6个乡镇,每年每亩新增收入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产业调整助长“金铁锁”。近年来,威宁把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与“五步工作法”有机结合,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有力助推农业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下,黑石头镇黑石村、采基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金铁锁亩,二塘镇艾家坪村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余亩,其中金铁锁种植余亩。
早在年,威宁就将中药材产业纳入特色农业产业“”工程,每年计划发展中药材11万亩,-年将中药材产业纳入特色农业产业“”产业战略,每年计划发展中药材35万亩。制定《威宁自治县-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威宁自治县中药材种植补助项目验收方案》等多个方案制度,为金铁锁等高效益名贵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和扩围提供必要的空间保障和政策支撑。
借力发展双赢“金铁锁”。地处贵州西部高寒山区的威宁,一直以来,石漠化发生面积广、程度深等因素都是制约威宁石漠化治理进度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威宁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为主题,立足喀斯特地貌特点,在努力推进全县石漠化治理的同时,结合金铁锁喜生于贫瘠夹缝、耐干旱、植株多附地生长等生长环境、习性和植株生长特点,在石漠化治理区域大胆探索人工驯化金铁锁种植,促进石漠化治理增效与药材经济增效“双赢”。如迤那等乡镇大力发展金铁锁等中药材产业,在石漠化严重地方种植金铁锁,实现石漠化治理与药材经济相结合的典范,并且专门为金铁锁产业发展建设有种质资源保护抚育基地,取得良好生态效应。
企业“造锁”,深化产业培育助力就业增收
政策支持破解“金铁锁”。近年来,威宁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向产、学、研、企一体化体系发展。制定《威宁自治县中药材种植补助项目验收方案》,对全县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种植主体、种植面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进行实地抽样核查验收,明确病虫害发生率不得高于10%。印发《威宁自治县中药材种植补助方案》,明确经营主体经营基地在县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后,确认经营面积、田间管理均科学合理,对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按照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全县金铁锁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政策支撑。
产业带动提质“金铁锁”。强化产业布局规划,按照“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药农”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金铁锁、党参等17个重点发展药材发展。把迤那镇、二塘镇、黑石头镇等乡镇核定为金铁锁种植核心区。目前,迤那、哲觉等七大种植区种植面积逐步走向规模化,企业、合作社带动能力不断加强。贵州大明医药实业有限公司、安徽亳州新科药业种苗有限公司已经建设基地3个,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在迤那、石门、云贵等乡镇建有标准化中药材基地3万余亩,农户自主参与种植中药材势头不断增强。
就业驱动撬开“金铁锁”。年,威宁天露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二塘镇艾家坪村种植金铁锁余亩,当地户精准扶贫户参与入股分红。同时,优先聘用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有效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年,带动贫困户就业余人次,金铁锁产种子余公斤,每公斤种子售价元,实现贫困户增收0余元,贫困户也在务工的过程中掌握了金铁锁的种植技术,有望实现稳步脱贫。预计到年采收金铁锁时,金铁锁种子共计采收0公斤左右,收成品金铁锁公斤左右,3年产值达.8万元,如若价格有所回升,产值将达到万元以上。
市场“买锁”,拓展销路助力产业壮大
完善营销扬名“金铁锁”。近年来,威宁不断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5家以上,拉长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培育壮大已经入驻企业,增强对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中药材种植企业新建基地,示范带动中药材种植。把“小农生产、单家独户、初级产品→二手贩子”变成直接面对医药公司的生产模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把原来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变,捆绑成一个集体经济体来应对大市场,从而提高药农的经济收入利益最大化。依托贵州上海胡庆余堂市中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已经有一定规模的38家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基地。争取省内百灵、信邦、神奇、益佰、同济堂、德昌祥和省外百药集团、玉药集团等知名医药企业到贫困县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鼓励合作社与农户订单发展中药材,开展多形式的产销对接。
利益链接扩围“金铁锁”。今年,威宁计划发展人工驯化金铁锁0.8万亩。全县预计种植中药材40万亩,产值近20亿元,建成现代化综合性中药材物流集散中心1个,主加工烘干基地15个,引进10家大型中药材企业入住威宁,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品牌,尤其要引进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威宁当地金铁锁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金铁锁收购订单,大力发展金铁锁产业。重点推进7个深度贫困乡镇,优先推进84个深度贫困村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调动贫困农户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完善“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三变模式”等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订单联合种植、保底收购等方式,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中药材产业发展脱贫效应。全县中药材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5万人以上,药农人均年收入预计达元以上。截至目前,威宁实施中药材扶贫项目80个,种植中药材32.65万亩,受益农户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
多元投入发展“金铁锁”。近年来,威宁不断强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内容,在县层面组建中药材专班,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宣传动员,确保把中药产业建设成威宁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每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单列项目发展资金,每年预算资金不少于0万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主要用于扶持良种选育、种植基地建设、企业研发平台建设、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考评奖励等方面。积极协调争取金融资金支持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政府性贴息“特惠贷”的优势,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贴息贷款。充分运用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和恒大集团帮扶威宁发展中药材产业机遇,撬动更多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发展。安排部分财政扶贫资金和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进行适当补贴。企业建设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亩以上的,由县级统筹整合交通、水务、供电、农牧等部门项目资金,完善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撬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今后三年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区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分品种进行差别化补助政策。
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林
编辑 马永光
编审 邵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