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安徽省淮南市党建引领一条线绣出城市治
TUhjnbcbe - 2025/2/18 19:5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了总体设计和系列布局,为加强和创新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安徽省淮南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城市人口多、城镇化率高,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满足城市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对于推动全市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淮南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各个环节,深化改革举措,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治理能力,绣出淮南城市基层党建品质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聚焦齐抓共管

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组织体系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关乎全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全域党建”,有鉴于此,淮南市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始终坚持城市工作整体谋划、一体部署、全面推进,努力凝聚各方面共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安徽省淮南市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

突出整体推进强系统。淮南市坚持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工程为抓手,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强“四级联动”的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四级书记”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形成协调推进的责任体系。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出台《中共淮南市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4个方面,细化分解38项具体任务,对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县(区)委履行第一责任,全部成立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负责本县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指导,调度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作用,牵头落实街道体制改革、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等各项要求,大力促进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重点加强社区“大党委”建设,全面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整合资源配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基层治理、网格管理、服务群众等实际任务。

突出龙头引领强街道。市委制发《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全面推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街道的职能定位,着力夯实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把街道党工委建设成为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坚持优化机构设置,全市19个街道全部按照“四办两中心”(“四办”即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办公室;“两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的改革框架,统一调整了党政内设机构、事业机构;注重增强改革弹性,赋予街道一定改革自主权,2个区结合实际为街道统一增设了1个事业机构。坚持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各区采取“减上补下”的方式,新增街道行政编制12个、事业编制35个,有力充实街道工作力量。大力推动减负扩权,5个下辖街道的区全部制定街道权力和责任清单,推动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确保街道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赋予街道“五权”,即对上级有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街道规划参与权、街道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

突出提质增效强社区。淮南市聚焦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条块协同、互促融合”的社区治理格局,进一步凝聚社区治理合力,努力建设居民满意的美好家园。深入推进“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个社区设立了由社区“两委”牵头、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驻区部门、群众参与的党群联席会,今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次,协商解决环境治理、设施维修等居民事务余项。推动社区赋权增能,赋予社区党组织“三权”(即对辖区单位评先评优、荣誉申报等,以及对公共服务单位、物业公司等开展的评价和年检年审应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建议;在“两代表一委员”、先进模范人物等推荐评选中,应征求其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意见);调整优化社区工作准入事项清单,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杜绝出现职能部门“甩包袱”现象,减少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达20%以上。加强社区工作力量,联合民政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相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城市社区“两委”专职成员配备标准为户以下配备5人,—户配备6人,—户配备7人,户以上配备8—9人,在此基础上,创新了“社区党组织中党员人数超过人的社区,可增加1人用于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措施,确保社区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拓宽社区干部晋升渠道,年以来向社区“两委”干部定向招录25个事业编制岗位、3个行政编制岗位,激励社区干部担当作为。

突出主动作为强部门。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制度,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联系1个街道或社区,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谋划工作思路,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资源统筹,实行社区需求认领制度,明确各社区年初列出今年需要帮助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街道统筹协调下,由各辖区部门、驻地单位进行全面认领,通过建立重点服务清单,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年度组织述职考评等方式,调度履职情况,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党建联盟机制,19个街道党工委、个社区分别与个辖区部门、驻地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承诺,做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抓。强化街道对执法力量的统一调配,拓展综合行政执法范围和领域,协调城管、环保、文旅等职能部门推进执法权力下放,彻底解决街道在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治理环境污染、物业管理等“硬骨头”时有心无力、进退两难的困局。

聚焦全域统筹

着力夯实基层治理关键环节

城市基层治理是实现城市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更大力度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

全面推行基层网格管理。淮南市立足城市基层治理框架,指导全市个社区统筹设置基层网格,全市社区共划分网格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余名,建立网格党组织个,实现全市基层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覆盖,有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推行“一线工作法”,明确网格员承担民情信息员、民事调解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传员、红色代办员、公德传递员等“六员”职责,对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淮南市党建引领一条线绣出城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