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2月7日上午在兰州隆重举行
大会共表彰甘肃省劳动模范人
甘肃省先进工作者86人
其中
临洮县上营乡包家山村妇联主席申韦娟
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申韦娟,今年46岁,小学文化程度,上营乡包家山村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那她为什么能凭借一己之力让家庭走出贫困?为什么能赢得全村妇女群众的认可当上妇联主席?为什么能在全县个村妇联主席中脱颖而出,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全省劳动模范”、“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看看这个像百合花一样在灼灼烈日下傲娇绽放的坚强女人是如何用自己仅有的力量来改变命运,带领全村妇女脱贫致富的。
乐观向上自立自强
年之前,申韦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的勤劳朴实,公公婆婆身体健康,三个孩子勤奋好学,一家人其乐融融,互敬互爱是上营乡具有影响力的模范家庭,家里的40多亩地收入也不错……但就在同年的4月,丈夫包映雄被查出肝硬化,这对于他们家来说好好的一根顶梁柱倒了,家已不再是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她也不再是那个幸福的小女人了。面对丈夫的拒绝治疗、父亲的叹息、孩子读书的压力,她的生活一度陷入了绝望和无助。但是作为一名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她鼓起勇气、坚定生活信心,咬紧牙关一人撑起全家的生产生活。为了看好丈夫的病,她开始了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的艰难生活。丈夫病情加重,晚期肝硬化引发内脏大出血,医院抢救保住了命,申韦娟高兴得眼泪直流。闯过了生死关口,但生活的煎熬还在后面。虽然手术成功,但看病和吃药成为丈夫的生活常态,申韦娟也不敢让他干农活了。这样一来,干活少了大靠山,每年还增加了4、5万元的医药费。家里原来的40亩地,也只能全靠她一个人在耕种,她每天4点起床,打扫庭院、喂牛、烧水、烙馍,给家人做早饭……5点多在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她已经拿起农具、背着农资走1个小时的山路,上地里干活,每天劳作时间将近16个小时,她就这样一天天咬牙坚持下来。住院看病已经花去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再加上3个孩子的学费、年迈需要照顾的公婆、家里40亩的地,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申韦娟这个瘦小的女人喘不过气来。在晚上,当她劳累了一天,腰酸背痛地躺在炕上的时候,一个人就偷偷的抹眼泪。
生活就是这么不容易,但无论多少的眼泪,无论多大的压力,都永远没有消磨申韦娟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生活的希望。甚至在一次车祸造成了她左胳膊的骨折,她也忍着身体的疼痛操持家务,丈夫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老人们健康生活,孩子也乖巧懂事,生活在脚下越走越远。
敢想敢干遍地开花
包家山村的海拔、土质、气候条件适合百合种植,相对于以前种麦子微薄的收入,申韦娟看到村上一个带头种的人收入可观,为了早日还请丈夫看病的巨债,头脑灵活的她立马就萌生了种百合的念头,在帮扶干部积极协调为她争取5万元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后,她把5万元全部投入到百合上,同时,政府出台的产业奖励扶持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帮助她家继续扩大百合种植面积,实现了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极大地提升了家庭收入。年她种植百合15亩,当年出售百合3亩,收入近8万元,再加上种植党参4亩、黄芪10亩,总收入超过12万元,全家人均纯收入由年建档立卡时的元,增加到年的元。由于丈夫患肝硬化需要长期治疗,医药费用较高,所以尚未脱贫。年政府发放百合奖补资金元,帮助新发展种植百合6亩,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8亩,种植党参4亩、黄芪1亩、马铃薯4亩。通过产业带动,年百合,中药材,马铃薯的种植收入达到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元,实现了脱贫。历经几年辛苦的劳作和巨大心理压力的斗争,她的百合渐渐地在这贫瘠的荒坡上遍地开花,收获满满。
申韦娟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选择勇敢的面对生活,利用政府产业扶持等惠农政策和过自己的勤劳努力,使本就负债累累,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生活逐渐发生变化,家庭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申韦娟也成了本村脱贫致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先进典型和榜样,坚定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带动脱贫回馈社会
年6月村妇联换届选举,申维娟全票当选包家山村妇联主席,当选后,她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和职责,认真对村情进行了分析,包家山村海拔在米左右,山大沟深,高寒干旱。然而这样的气候却很适宜百合的生长,但是群众百合种植技术不规范、田间管理跟不上、病虫防治技术不到位,百合品质不够高、亩产量较低、销售渠道窄、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严重制约本村百合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特别是多年来百合的销路却是群众最为担心的事,价钱好的时候自有收购者上门来收,但是价格不好的时候,销路就成为他们最大的苦恼。年在政府的牵头下对百合种植大户与中铺雪源金正百合有限公司达成定向收购后,百合顺利的销售一空,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在包家山村筹备建设了4个百合冷藏气调库。看准时机和抓住机遇的她,凭借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身多年来种植百合的经验,头脑机灵的她以村两委成员的身份便和包家山村村委会成员积极商讨成立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和商洽融资之事,她积极响应政府的扶贫项目投资加入百合专业合作社,经过半年的商榷谋划,大家达成一致,成立了临洮县金德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为合作社的理事之一。经过大家的努力包家山村的村民整体收入稳步提升,依托特色产业种植优势整村脱贫,并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奉献出了一位巾帼女性的聪慧才智和远见,带领广大妇女姐妹自强不息,积极发挥妇女们的力量,种植百合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从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到脱贫户,再到作为村妇联主席带领全村妇女增收脱贫,申韦娟凭借坚强和勤劳实现了一个贫困山村女性的精彩蜕变,用她的坚强书写了劳动者的华章。
来源
临洮妇联
编辑
马星
责编
赵建民杨阳
编审
谭明强
总编
边国鹏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看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