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参畅销四海
陵川自古便是盛产*参之地,县域东北一带尤盛。辛勤聪慧的陵川农民,在长期的探求实践中,还总结出一整套*参人工栽培的成熟技术,使*参由原来的野生采集走向土地连片种植,产量因此大提高,成为陵川中药材的“龙头老大”。清光绪《陵川县志》附录有县令李桢的《种参说》,详尽记录了陵川农民人工栽培*参的生产活动:
“参产上*。陵居上*之脊,药产有参,前志名而未详。按参根入于土,苗生芦头,瓢长叶小,开花结子。旧时野生不蕃,近有种者。东北乡民,于山坡南阴,开刨确田,雪前下种,杂麻采子。经冬雪复,来春参苗并茁,渐畏日燥,有麻菜产其间,枝叶掩护可免曝槁。其苗或缺,随时补植。勤去草蔓,勿扰其生。瓢花经寒而萎,次年复生。每年增一芦头,二三年后,根长成参。先刨大本,留其樨者,陆续刨取,至十余年者愈佳。本新出土,肥润而白,土染变色。收运至家,向日摊晒,宵间众手把握、使坚致有纹,各束成捆,累万累千,于外省药肆会上鬻之,多获倍利。土沃者其参倍大。但种参之坡,久后草木不生耳。”
从李桢的《种参说》中可以看出,*参的命名与我国古代的行*划分密切相关。*参因产于上*郡而得名。唐代,上*郡改称潞州,*参又被称为潞*参。
在陵川民间,有很多关于*参的传说。其中之一说的是,隋朝年间,陵川佛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每到夜晚都能听到宅后有儿童嬉闹欢笑之声,但始终看不见人影。后来在房后不远处的林地里,发现了一株小片碎叶的蔓状植物。向下挖掘数尺,挖出其根,见顶端有头,长有四肢,形如人体,活像一个招人喜爱的胖娃娃。自从挖出这株植物后,再也没听到儿童的嬉闹声。这户人家有一八旬老翁,将这株植物的根切片煮水喝,竟然鹤发童颜,百病皆无,一直活到百岁以上。乡民们都认为,这棵奇异植物是受日月精华、得天地灵气长成的“仙草”,所以才有如此神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了这个古老传说。
*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健脾的功能。“肾乃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们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常常导致脾运不健。尤其多雨多水潮湿的江南和东南亚岛国的居民,更容易引起这类疾病,所以*参就成为这些地方的必备之药。一些健脾汤剂和中成药,都以它为君药。这使得*参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大约在清同治年间,陵川东北部各村农民,开始人工栽培*参,*参种植成为好多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想翻身,种*参”,成为在全县流传的俚语民谣,也成为陵川农民进行土地种植、经营革新的一种无形的倡导,全县好多农民加入到*参种植行列中来。
*参的生长特性,怕暴晒,怕高温,喜阴适凉。上*地处太行,群峰高耸,“与天为*”,气候凉爽。尤其陵川,地处太行屋脊,人称“无夏之地”,因此成为*参的故乡。同时,陵川山大坡广,植被丰茂,最适宜*参喜阴怕晒的特性。此外,陵川山坡林地土壤中,饱含适宜于*参生长的腐植质与多种矿物质,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营养。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陵川农民在长期种植*参中,积累起施肥、整地、下种、育苗、栽种、防晒、浇水、采收、加工、保管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所以陵川*参一向以量多质优驰名华夏,盛名恒久。尤其*松背村一带所产的“五花芯”*参,肥大粗壮,肉质柔润,断面纹路像盛开的五瓣花朵,色泽鲜亮,沁芳怡人,以油性高、粉性足、无渣滓、含糖多、药性大而著称,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之说,成为*参中的极品。陵川*参的这些特点,使得唐、宋、元各代,都是进献于皇家的贡品,也一直牢牢占据着河南百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参市场的很大份额。南方沿海各省,以及湖北、湖南等多雨潮湿省份,每年都有药商前来采购。*参甚至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日本、老挝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陵川同时还盛产连翘、柴胡、*芩、桔梗等药材,自古就是药材大县。陵川产出的各种中药材,也是晋商货通南北的重要货物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走向市场化的陵川农民,更以空前的积极性种植中药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药材大县”,主导产品的*参一度与北京同仁堂等结成联盟,实现产销一体化,无论规模与经济效益,都创了历史之最。
作者:陵川县传统文化研究会辛贵强
责任编辑:武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