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曾庆明教授经典医案之咳嗽案
TUhjnbcbe - 2020/12/20 2:23:00

病案

姓名:郭**,女,45岁;就诊时间:年12月28日。

主诉:咳嗽十余天。

患者因加班劳累感受风寒而感冒发烧,热退十余天来,气逆作咳,咳痰量多,痰涕*稠,咽不作痒,今晨测得体温37.6°C,身重困乏,前额头痛,鼻音仍重,鼻仍稍塞,口干口苦,纳眠可,大便不结不溏,小便可,舌质稍胖不红不淡,舌苔*白相兼,脉左寸弦滑稍浮。素体健康,不易感冒与咳嗽,曾一直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甚明显。辨证:肺热夹痰、复感太阳风寒;治以清肺化痰,兼疏风散寒。

麻杏甘石汤合金沸草散加减:炙麻*10g杏仁10g炙甘草10g生石膏30g(先煎)鱼腥草30g(后下)浙贝母10g紫菀10g天竺*10g胆南星10g旋覆花10g(包煎)白芍20g桔梗10g葛根30g生*芪30g,3剂,日一剂。

/12/30:患者发热已退,体温36.6°C,痰涕减,口干减,饮食可,二便调,但仍气逆作咳,痰仍*白而稠,口仍干苦,舌*白相兼稍厚,脉弦滑。此乃太阳表寒已去,痰热气逆仍有。

泻白散合苇茎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浙贝母10g天竺*1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旋覆花10g(包煎)*芩10g枳实10g全瓜蒌20(打)地骨皮15g桑白皮15g芦根30g桃仁10g生薏苡仁30g干姜10g山药10g,4剂,日一剂。

/1/6:患者上述症状大减,痰量甚少,气逆作咳大减,口干饮水减轻,食可,二便调,舌质稍紫带胖,舌苔稍*,厚苔变薄,脉弦滑稍数。此乃肺中痰热大清,而肺胃气阴从伤渐露。

用泻白散合苇茎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桑叶20g麦冬15g石斛10g生晒参10g(另炖)天花粉15g芦根30g桃仁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5g五味子5g干姜5g,6剂,日一剂。

/1/11:咳痰悉去,偶作呛咳,夹有少许痰粘而已,余症悉平。嘱安舒静养,省语避寒,饮食将养竟其全功。

1.热化是总体趋势:临床感冒咳嗽尤其是感冒后遗的咳嗽多数寒化,或寒化夹热。但也有热化,本案即是肺热咳嗽例子。

患者素体健康,感冒发烧咳嗽十来天,即便是一直使用抗生素之类苦寒药,病并未寒化,出现寒痰、气虚痰嗽之象,而是饮食仍然正常,大便不结不溏,说明其原本脾胃功能旺盛,先天肾气不乏,整体阳气充足,所以感寒之后,寒从热化,表现为痰涕*稠,口干引饮,脉浮滑数,即便是首诊前一天重叠感寒,痰热壅肺仍是主导。正因为素体阳气旺、脉证为阳热,所以清化成为治疗的总基调。

2.三次诊治,皆从热化,而且层层呼应,章法有序。

首诊诊前一天复感其寒,热退而复燃,是“新寒包旧火”,以旧火为主,故麻杏甘石汤打头阵,取麻*之温应对新感之寒,并用金沸草散疏风散寒,宣肃肺气,余药瞄准太阴肺中痰热,一派清肺化痰。

二诊热退说明新感之表寒退却,气逆作咳与痰*白相兼而稠,说明痰热壅塞在肺未得全肃,故三举泻白散、苇茎汤、清金化痰汤,直捣肺中遗留痰热。

三诊咳嗽与*痰锐减,舌苔变薄,气逆变弱,说明有形之痰热得以重挫,而无形之肺胃气阴渐露虚象,故而在泻白散与苇茎汤清扫余热余痰的基础上,

推沙参麦冬汤,以补肺胃之气阴。

总而言之,三次诊疗下来,诊治脉络单纯:肺中痰热夹太阳表寒开始,至肺胃气阴两伤夹着肺中痰热结束。层层递进,祛邪扶正,体现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诊疗思路,貌似简单,这则平凡中见证神奇。

3.首诊用*芪30g,是一片清化之中加以甘温补气,既制其过泻,更补其已露之虚机,毕竟患者45岁又感冒咳嗽十余天,尤其承受着十余天苦寒之西药;二、三诊用干姜和干姜+五味子,是冀寒药不过寒,既学仲景治咳,善加干姜和五味子,也是治疗中的反佐法灵活应用。一派寒凉,毕竟有违“肺恶寒”之天性,寒中兼温,正可既清化肺中痰热,又可温肺化气。

跟师心得

1.金沸草散:金沸草散同名异方者有六首之多,曾老师喜用《局方》者。由旋覆花、麻*、前胡、荆芥、半夏、赤芍、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适应于表证仍在的咳嗽。其咳嗽特点有四:一是表证仍在但不重,二是气呛则咳,三是咽痒则咳,四是久咳但未化热。与麻*汤、三拗汤、华盖散比,本方虽总体辛温但润而不燥;与止嗽散的专注止咳比,本方既长于降气化痰,又长于疏风化痰,既宜于气逆作咳,也宜于咽痒作咳,其止咳效果每每高出止嗽散一筹。临床上,一般咽痒作咳与气逆作咳多兼相并见,因而本方应用的机会甚多。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说“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称治咽痒作咳,一剂即效,而且数十年来,临床治咳不论新久,也不论寒热虚实表里,恒喜本方化裁,称效如神。曾老师则认为本方对气呛作咳,或气逆作咳,即感胸咽有一股气上窜,忍不住咳嗽为快,疗效显著,肺寒咳嗽正是对证,而肺热咳嗽通过加减,也可建功。方中两组药固定不可变动:一组是旋覆花、前胡、荆芥,为咽痒作咳不可挪移之品;另一组是旋覆花、麻*、赤芍(一般用白芍,取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滋养柔肺,缓急止咳),为气逆作咳的不可或缺之药。本案咽不痒,所以前胡、荆芥未用,只用了旋覆花、麻*和白芍。

2.金沸草:为旋覆花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味功效与旋覆花相类似,但性喜疏散,主要用于外感咳嗽痰多证。临床上金沸草常无,而旋覆花充足,故常以旋覆花代之。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以善降胃气而以治疗噫气呕逆著称,如旋覆代赭汤。但其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之力,则容易忽略。临床上治痰实壅肺之咳喘固可,但使用更多的是肺气上逆之“气逆作咳”的呛咳,其降肺之力,远优杏仁、枇杷叶、白前、厚朴之辈。然不可单枪匹马,必得配合麻*之宣肺、白芍之敛肺,使肺之宣肃正常,始得为功,这正是金沸草散的点睛之处。对原方用赤芍不必过拘,易白芍效果更佳,以白芍合炙甘草,可缓解因阵发性呛咳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3.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具有清肺化痰,活血排脓作用。是治疗热*壅肺,痰瘀互结成肺痈之名方,不论脓之已成或未成,加减后疗效都十分确切。临床上大叶性肺炎、脓胸、支扩、肺结核等,只要病机是热*壅肺,有痰*稠之症,*腻之苔,即可使用,其效优于抗生素。虽然这些疾病目前看中医机会减少,但热*壅肺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往往西药抗生素疗效不佳,中药石膏、*芩、鱼腥草使用期已过,这时,肺中痰热壅*仍在,则千金苇茎汤的清肺祛痰、化瘀解*的作用正可尽显其长!只是苇茎少见,可芦根代之,成人用到30克以上时,效果相当。要重视的是需重用冬瓜仁和薏苡仁,通过其利湿排脓作用以达到清除中壅热作用,此二药是治疗内脏有形之“痰瘀互结”的“对药”,一如治肠痈大*牡丹汤也用此二药一样。冬瓜仁两归肺与大肠,既祛痰又通便,两治肺、肠之痈,药虽平淡,但药力十足,岂止只治肺痈?!桃仁苦甘平,不仅是活血化瘀之老将,又是仲景排脓化痈去实的一员猛虎,更且其本身能降肺止咳平喘,一物三功,治疗肺热肺实,能是等闲之药?

4.泻白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由桑白皮30g地骨皮30g甘草3g粳米1撮组成。原治肺中伏火似伤肺阴,表现为咳嗽气急似喘非喘,似痰非痰,肤热日晡甚。具有清泻肺热、稍顾其阴、止咳平喘的功能,是治疗肺热咳喘,以咳为主的基础方与常用方。方中地骨皮为枸杞之根,入肺泻肺火,入肾凉血热,泻肺的同时有生津养阴作用,又绝非养阴补益之品,用于肺热津伤咳嗽,可谓清不破,养不补之首选。桑白皮:泻肺热又能泻肺水,两擅“肺为水之上源”与“通调水道”之优势。故从津液代谢看,桑白皮有间接化痰之功,而且是“正本澄源”,故华盖散中亦用此药。粳米、甘草,对于肺之局部热咳热喘,往往是虚热中夹似气虚阴两伤,故用粳米、甘草甘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但又担心粳米糊药,临床上常易同量山药。

5.泻白散比较:

(1)麻杏甘石汤与泻白散,均治肺热咳喘,前者肺热重,实咳实喘为主,清宣之力均大,宜于早中期;后者肺热轻稍似阴气伤,以咳为主,宜于中后期。两方均无化痰之药,也无排脓之品,此两方又与苇茎汤相佐也。

(2)白虎汤与泻白散:佐辅药都是甘草,粳米,但泻白散用地骨皮与桑白皮,治外邪久留不去,肺阴、肺气已有轻伤,但肺热在,咳嗽有,或治肺痨虚热似有阴伤之咳嗽。且应餐前服,使药留膈上。白虎汤治肺热正炽,治口渴引饮,痰*气粗之热咳热喘。

(3)葶苈大枣汤与泻白散:泻白散泻肺,但偏泻肺中伏火;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但偏泻肺中痰水。

(此病案由曾庆明教授学生刘医生整理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庆明教授经典医案之咳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