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又出现了浙江市民散步拍下头皮发麻一幕
TUhjnbcbe - 2021/9/15 1:53:00

近日有小伙伴爆料:

这种东西又在海宁大量出现了…

触目惊心!

对于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

一定会为之颤抖!!

没错,是福寿螺及其幼卵!

多地出现!头皮发麻……

24日下午1点多,姚先生在康乐路边散步时,发现河边有很多福寿螺的卵,触目惊心。

除了河边的石头上有,在河道内的水生植物上也攀附着一团团粉色的卵。

当然,也有很多的卵已经长成为福寿螺,河边的石头上还有一些死去的成年福寿螺。

姚先生表示,自己之前在这条河边散步时还没有注意到过这些,有可能是之前还不太多,现在多了,一眼就看到了,成片成片的。

除了在康乐路边见到过福寿螺卵的身影,姚先生在老丈人家村里的河道里也看到了这些令人起鸡皮疙瘩的东西。

姚先生说,万一有人误食误采,或者有不良商家把其当做田螺售卖,那就很危险了。

除了姚先生,家住马桥街道桐溪景苑的高女士,周末早晨散步时也在小区河道内发现了大量福寿螺的卵。

除了姚先生和高女士最近看到过这些福寿螺的卵,其实报姐的朋友圈里近日也有不少人拍下了这些小东西的画面,对于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实在是觉得有点恶心。

那到底有没有办法能治理它们呢?

如何治理福寿螺?

据了解,每年的3月到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期,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也许近期你在河边、田边会常看到它,那么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治理办法呢?

农经局水产站站长姚振海表示,对于福寿螺的治理办法,之前提出过用生态控制的方式,但单纯增殖放流鱼类数量还远远不够,外河鱼类数量偏少,控制效果不明显,现在也除了通过人工摘除,直接将河岸、植物茎叶上的螺卵剥落或者揉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其实每年,海宁各个属地的河道养护人员,只要一发现有福寿螺或者螺卵,都会立即清理。还会对福寿螺产卵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多次重点清理。

在一些相对大一点的河道里,工作人员会驾驶着环卫保洁船,发现一处福寿螺卵,就处理一处。

据介绍,把福寿螺的卵从岸边取下扔到河道里就可以了,福寿螺的卵是需要干燥的环境才能孵化,在水里螺卵不会孵化,而且还能成为鱼、虾等水生动物的饵料。

千万别吃!

它是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条,多的达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虽然身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但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海宁人虽然没有食用福寿螺的习惯

但也很有可能误食!

那如何区分福寿螺和其他螺呢?

怎么区分福寿螺

→从外形来看:

福寿螺和田螺是有很大区别。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颜色偏*,田螺则偏青褐色。”

→从构造来看:

即便是个头相当的田螺和福寿螺,构造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不带壳的螺肉

要如何区分呢?

这个其实也不难,

和分辨外壳颜色一个套路:

两种螺肉主题色也不一样!

田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而福寿螺则是泛*褐色

煮熟的也能区分!

关键是看大小!福寿螺个大而因为福寿螺有两对触角,田螺只有一对。所以当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较多且杂乱的时候,那就是福寿螺没差了!

百度百科上也有区分

福寿螺与常见田螺的表格!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不管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及其他寄生虫,因此,不管是吃福寿螺还是田螺,一定要煮熟,千万不能生吃或半生吃,特别是凉拌螺肉或烧烤螺蛳,不要吃。

来源:海宁日报(ID:hainingrb)

图片由爆料人提供

部分内容来源:大潮网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边看到

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们揉碎、剥落

点扩散

告诉大家,绝对不要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出现了浙江市民散步拍下头皮发麻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