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源”景观介绍
巢金龙
“孟源”位于孟河中学校园内入口处,占地约半亩,园内以种植各类中草药为主,引导学生们对中草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振兴中医药文化的梦想,该园是由巢杏松先生捐资而建,“孟源”二字也是出自巢先生之手。
“孟源”由入口区、展示区、交流与分享区、香草区四大模块组成,分别用“石笋、湖石、*石、宣石”等假山石配以各季节的中草药和景观树种,各色的地面铺装,打造“勃勃生机”、“夏日行云”、“丰硕金秋”、“多姿冬日”等特色景观。为师生们营造了可憩、可动、可交流的兼顾美与诗意的地方。
一、入口区
主入口位于场地的西面,利用原木高低错落的摆放,形成了极其自然的门形,多年的老藤攀爬其上,打破了原有的直线条的呆板,显得丰富有趣,来年花儿绽放,定是别有情趣。在原木和枯藤之间有块既醒目,又与景观如此融洽的“孟源”园牌,起了画龙点睛之效。边上还有多年的老木桩点缀花坛间与之呼应,粗木的年轮体现孟中的历史久远。花坛是由青砖和青瓦嵌入太湖石和石板组合而成,灵动的太湖石变化多姿,像一群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又似鱼儿争跳龙门,好不热闹。台阶用青石板做成,拾阶而上,寓意“平步青云”。
花坛内还点缀了三个红色的陶罐,寓意收获;植物以朴树、造型的罗汉松、*杨、紫薇和各色地被植物,有半夏,薰衣草、大丽花、紫丁香、凤仙花、紫茉莉等,朴树的栽植增加了立面的高度,使得立面有高低错落的变化。
次入口位于在场地的西北边角处,白色大理石冰裂纹的铺装地面,种植竹子,配以春石(石笋),雨后春笋,勃勃生机,象征着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竹子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使得园子与周边有界限感,竹子下层栽植虎耳草,紧扣中草药的主题,另外还栽植了迎春等,它是春天的小喇叭。
(二)展示区
沿着青石板台阶缓缓而上是中草药的展示区,由于该园的场地是学校闲置的架空层,种植植物需要一定的土层,针对这个特殊的情况,设计师运用几根简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区块分明的自然风花园。运用砌两层花坛的方法进行堆土造型,地形饱满,最厚的土层达到60cm,满足较大植物生长的要求,并在地形中散置陶罐、*石和宣石,增加景观元素,丰富了景观效果。
展示区植物种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种植了绞股蓝、丹参、柴胡、白术、明*参、决明子、麦冬、蒲公英、茅苍术、紫苏、马兰等不同品种的中草药。种植完成后,将挂牌标明植物的名称和属性以及药用价值等。
园子周边的墙和廊架也是展示区的一部分。整个园子的四周建有0.6米高的旧砖墙,墙上用木栅栏进行空间的围合,既通透又有界限感。园内因地制宜地布置了花架、电子显示屏、小品和设施、休闲座椅等,这些景观要素都作为中草药文化的展示点,小木屋也可以作为中草药标本的展示室。
植物的配置上种植了多种藤本的植物,如藤本月季、紫藤、
凌霄、铁线莲、金银花等,花艳味香,形成道道花墙,为园内增添别样的景致。
地面铺装采用青石板和原木铺装,色彩沉稳,使得整个花园色彩调和,原木铺装的园路,给人脚底有不一样的感受,进入园子人们不仅调动了视觉、味觉、听觉,也将人的触觉也加人进来。
沿着园路向南向东缓缓而行,踏上基墩石到达另外的休闲平台,前方还有一处旱石盆景,颇有踩着坚实基础石,认真前行,寻找前方的无限风景的感觉。放置一些凳子,此处也可以作为师生们的交流区和分享区。
沿着园路向东前行,眼前是一个莲花形的水池,陶罐中源源不断的水流,是这个水池的源头。朱熹的“观书有感”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似乎就是此时此景的写照。小憩于此,听叠水潺潺而落,流光弄影,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所有压力在此烟消云散。
小木屋作为工具用房,小巧可爱,配置无患子、芭蕉、凌霄等,春来花香四溢,秋来赏叶赏果,雨打芭蕉,亦是一幅美丽的景致。
园内还进行了照明设计,夜晚漫步期间,灯光点点,植物和小品在灯光下,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整个园子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将水、石、木、花等元素置于其中,处处皆为匠心独运。满目,亦是师生们驻足的身影,这大概,就是世间最美的定格了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