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仍然一如既往忙碌,一老太太坐下来说口苦两个多月了,曾经在某医处吃了两次中药不管用,听说我处治疗效果好,故前来寻求就诊。
翻阅前医治疗方案,如下
枸杞子10g麦冬10g云芝5g白芍10g
柴胡8g薄荷6g(后下)*参10g麸炒白术10g
桑叶6g
应该是以逍遥散的基础加减而来。仔细询问症状,口苦多发生在凌晨早醒后,起床后逐渐消失,平素手脚冷,大便不成形,脉细软,舌淡红苔薄白。
《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口苦多指向肝胆不和,胆经郁热方面。
该案除了口苦外,支持胆经郁热的症状并不多,诸如手足冷便溏,多为太阴脾虚之象,该案病机应为胆热脾寒,或上热下寒,故选用柴桂姜汤乌梅丸联合治疗
*芩片10g乌梅10g北柴胡10g干姜10g
天花粉10g当归10g牡蛎15g桂枝10g
*连片10g明*参10g
7付
复诊:患者步入诊室,说真是名不虚传,口苦服药第二天后就明显减轻,并且大便成形了,口臭也减了不少,近两天生气后睡眠差,脉略滑,舌略红苔薄*。
上方去桂枝加肉桂,合交泰丸之意。
乌梅10g当归10g*芩片10g*连片10g
干姜10g明*参10g牡蛎15g(先煎)天花粉10g
北柴胡12g肉桂5g
并用桂花10g代茶饮。
思考:柴桂姜汤用于治疗肝热如口苦心烦口干失眠焦虑等,又同时伴有二便异常,如便溏便秘,胃寒,四肢冷,流清涕等寒饮证。
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柴胡、*芩和解少阳,桂枝、干姜温化寒邪,牡蛎散结,瓜蒌止渴,甘草调和诸药
《金匾玉函经二注》是疟也,以寒多言之,若与牝相类,以药论之,则非也,牝症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之阳,佐以桂枝、干姜,散其肌表之痹,瓜蒌根、牡蛎为臣,除留热,消瘀血,佐以*芩助柴胡,治半表里,甘草以和诸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散,血热行而病瘥耳!
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之偏虚证,上热如口苦口疮目赤烦躁,下寒如腹泻下利清谷等,曾用该方治疗一顽固性胃脘剧烈疼痛,表现胃寒不能饮冷,但温补则上火,用该方效果很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