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干净整洁的小桥、清澈见底的流水、丰富多彩的民族彩绘,让人心旷神怡,甚至连街头电杆上的图案,也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彝乡文化……”盛夏时节,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彝族乡,一幅宜居、富裕、美丽幸福和谐画卷令人难忘。
沿着平坦的乡道,来到新宅村祥新联合支部委员会,刚刚落座便看到桌上放着一对保温瓶,崭新的瓶壁上写着“吴学贤同志,年7月1日送”几个大字。
为何公家的物品会有人送?新宅村祥新*支部书记吴文辉说:“这个保温瓶年入*的老*员吴学贤送的,老人说,是*给了他温暖,他送两个保温瓶给村民小组*支部,是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温暖。”
“是吴学贤用实际行动点亮了整个村,支部办公用具还有很多是群众自发送来的。”吴文辉打开了话匣,10多年来,村中修路铺路先后花了10多万元,都是村民们自发捐出来的,现在大家又义务植树,好人好事榜写了满满的一本书。
“*送温暖到百姓家是常态,很少听说百姓将东西送来作办公用品的。”团结乡*委书记施建辉说,老*员的精神值得学习,令人感动,我们也要传承下去。
施建辉说,团结乡坚持加强*的建设为引领,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场所和进*营”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一批感人的先进事迹。同时,乡里把每年的8月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积极开展*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促进各民族家园共建、产业共促、文化共融、和谐共建、成果共享,让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民族特色议事场所
产业带动五个一产业谋划大发展
在团结村龙期组,遮荫棚下一片挨着一片的三七幼苗正使劲地往上冒。
“这里有50多亩,投了90多万元,3年后预计收入万元左右。”团结村务监督委主任施继雄说,这是村里招商引资来的新项目,又要防晒,又要防霜,在高海拔试种成功后,将给群众再添一条致富大道。
“公司基地共种植了1.6万亩纹*参,现在长的旺得很,即将见成效。”丰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说,今年预计收入约余万元。他们在团结乡丰收村建设示范样板种植纹*参余亩基地,扶持附近大户带动小户发展纹*参多亩,去年单支付工资就达万元,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渠道。
在米海拔高的“佬倵”牌茶种植基地,连片的茶叶将群山装扮得郁郁葱葱。“空气好、水质优、土质好。”公司负责人字学文总结简明,“这几个山头都是公司的基地,现在茶园亩,年生产能力达65吨,销售收入余万元。”
据了解,团结乡种植茶叶面积达12亩,产值突破万元,现已建成6个茶叶精制和初制所,“佬倵”牌碧螺春荣获年第九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获云南省“著名商标”。
在河南村,两万多亩核桃林,一片连着一片,一棵挨着一棵,微风一扫犹如一阵阵绿色的海浪。“目前,团结乡核桃种植面积11万余亩,产值突破万元,成了团结乡的支柱产业,真正让核桃成了群众眼中的‘摇钱树’。”施建辉说,团结乡按照巩固一片烟、管好一棵树、养好一头畜、采好一叶茶、种好一棵药“五个一”的产业发展思路,把地方特色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引导各村*总(支)部探索“*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先后组建8个农村实体经济组织,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民族团结
脱贫攻坚携手共同致富奔向小康
在团结村大棚蔬菜基地,番茄涨红了脸,马铃薯、莲花白也已分批成熟。“现代化的大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紧跟市场需求。”基地管理人员杨鸿峰说,大棚共有亩,品种较多。番茄可以熟四季,但为了让土壤得到“休养”,一年只熟两季,亩产五六千公斤,都销往成都、重庆市场,供不应求。
正在挖马铃薯的村民字泽兰说,她家有1.7亩地租给了公司,租期5年,每年元,她有空便来公司做些零活,每天70元,加上土地租金就有两份收入,脱贫致富已成为现实。
团结乡宣传委员杨利菊说,团结乡投入资金万元建立新宅村行*村扶贫互助社。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万元,完成妇联创业贷款45户万元,基层*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42户万元。“脱贫攻坚就是要贫困的人富起来。”杨利菊说,团结乡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将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绑在一起,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据介绍,团结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各挂包帮单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深入村组摸底,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年,团结乡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占总人口的15.7%。经过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当年脱贫85户人。
下一步,将重点针对未脱贫的户人展开精准扶贫工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细化帮扶措施,整合项目和资金,形成合力攻坚的扶贫工作格局。
传统文化传承
示范创建民族团结同繁荣同进步
云雾缭绕、青翠欲滴。掩映在绿色中的彝家小屋时隐时现,小溪、球场、池塘、亭子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处处呈现出“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美景。
“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航拍只见林木,不见村庄,要走进林中才能见到漂亮村寨。”河南村委会*总支书记杨海生说,河南村被评为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创建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变好变美,过上了幸福生活。投资余万元新建成的活动广场及配套项目,成了彝族打歌及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去处。
团结乡的河东村与漾濞县富恒乡罗里密村连在一起,两村相互交融,团结一致,亲如一家。
“种植余亩珠子参,合作社免费给我种苗、提供技术、地膜,并签订了回收最低价格13元一公斤,两三年后,预计可收七八十万元。”河东村成立了中药种植合作社,罗里密村村民字艳雄加入合作社,享受了同等福利。
河东村村务监督委主任字屹飞说:“村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是共建共用共管,不分彼此。
“原来村中有一个牲畜交易市场,现在演变成物资交易市场,每年从12月4日开街,赶了二三十年,越来越红火。”罗里密村村务监督委主任罗光辉则说,原来只有20多个摊位,现在已发展到了七八十个,各民族同赶一条街的盛况时时上演,成了远近闻名的“年货街”。
团结,是守望相助,是齐心同力,是发展的基石,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多年来,团结乡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年,实现生产总值1.53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森林覆盖率达70%。
来源:大理州民宗委
新时代·民族网(陈明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