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不外临摹和创作两大块。
临摹是创作的基础,没有临摹的创作是“无源之流”“无本之木”。我们常说某作品没有师承,就是作者没有临摹。而创作是临摹的目的,是对临摹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贯穿于临摹和创作过程中,有五种能力值得我们注意。
它们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虽然在临摹和创作中侧重不同,但却是缺一不可的,下面分别就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观察能力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为了有目的地模仿一种特定的行为时,首先必须观察有关行动并分析其行动的成分。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门口就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几个大字。自然科学研究这样,书法也不例外。
因此,在临摹之前,必须认真地对选定的字帖进行观察、分析。即所谓的“读帖”。
读帖要注意全面准确细致,不遗漏任何细节。从点画、结构、布局都要深入细致。大小、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等等,都要看清楚。除了把握形外,还要透过形来体会神。
笔者有一短文谈读帖的,录在下面供参考:
读帖有三读。
1、读碑帖文字内容;
2、读作者师承及评论;
3、读法帖字法。笔法、间架、章法、精神皆可读。先读形,再读神。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朋友都问,我不会看啊,怎么看。我想,我们是不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1、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基础理论,比如说一些用笔方面的藏露锋,中侧锋等,结构上的奇正疏密等、墨法上的燥润等,这些基本的概念要弄清楚。
2、读帖要有目的:每次要观察时,先想清楚我这次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用笔呢,还是结构呢,或者其它什么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3、读帖的程序,这个可能就因人而异了,但大抵可以先整体性观察,一篇、一行、一字的看,待自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提取性观察。二、记忆能力帖读完了,接下来就要进行记忆。记忆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经验无从积累,知识无从传授,学习无法进行,甚至危险无从避免!在书法的学习中,书法形象的记忆更为关键。我们平时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字帖放前面,对着临,还能像模像样,一旦字帖拿开了,心中就一片茫然,无从下笔了。这就是记忆问题。你心中记忆的书法形象越多,临写和创作时,随时都可以提取调用。
三、再现能力
帖读完了,记也记了,接下来就是动笔的问题了,也就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了。所谓的技法就是磨炼所获得的驾驭书写工具材料按书写目的进行劳动的物质能力”。
这句话我们分二层意思来看。
一是“驾驭书写工具材料按书写目的进行”,就是我的想法是怎样的,我就能通过工具把它写出来,这就要求作者对书写工具驾驭的协调性、准确性、稳定性都能达到一定的精熟。心是心中的想法,手是表现能力,能转腕,能转手,能转笔,写出来的字才能与自己的想法相合。
而且这种能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俗话说“熟能生巧”,练习的量跟上去了,你的手上功夫就越精熟,当然我们说的练习应该是正确有效的,螺旋式的,而不是机械的错误的。
四、想象能力
如果说前面三种能力都是比较“实”的东西,后面的“想象”和“创新”就比较“虚”。但这又是一个书家提升作品品质不可避免的问题。先说想象能力。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己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书法中的文字从最初的象形到表意,跟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书论中的“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竖如万岁枯滕”,就是书家借助想象改造外界作用于感官而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进而入于笔端。
我们还知道,书法是能够表情达意的,而这感情的生发又是跟书家所看到景物而引起的想象息息相关的。我们看王羲之写兰亭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翰逸神飞,写丧乱则“临纸感哽”而跌宕顿挫。情感系于想象。想象平乏,感情冷漠,写出来的作品能动人吗?
五、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哪个行业都要有创新精神,这是无庸置疑的。在书法中,整个书法史就是一个创新史,书体、字体的创新,工具的创新,幅式的创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生生不息,异彩纷呈。
年5月1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通知》提到,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
网友直呼:书法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
0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绘画、书法)教育活动早在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年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绘画、书法)教育活动,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要统筹调配师资,尽量多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满足中小学生暑期需要!02艺术学习的春天来了!近年来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参考文献(教体艺〔〕1号)、(教体艺〔〕5号)、国办发〔〕71号,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
而针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有关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国家教育部早在年年底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
一是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二是艺术素养。重点是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三是思想品德。重点是学生参与*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
四是身心健康。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五是社会实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同步发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将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校美育教学的核心。
学书法必备工具复制下段文字,打开淘宝查看详情
2????JgVzcKl8??回??tb??或坫击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