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人以草药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外科一些杂症,每有奇效
——《岭表纪蛮》
GuangxiZhuangzuMedicine
壮医药
Part.01
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著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遗迹。
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砭石、陶针、骨针。原始时代穴居野处,由能取火进而制作陶器,渔猎熟食,有利于人体各器官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并减少了胃肠病的发生。
Part.02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23
壮医药以草药内服、外洗、薰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年5月23日,壮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art.03
广西三界庙
忻城土司衙署附近现仍保存有一座三界庙;据民间传说,三界就是壮族的一位神医,他得仙人传授异术和法宝,专门为穷苦村民诊疗疾病,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名气很大,得以立庙享受百姓香火。三界庙能修到土司衙门旁边,亦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位神医在土官土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宁明州志》载;医灵庙在东门外附近城脚;《邕宁县志》谓:药王庙在北门大街,东岳庙左侧;《柳州县志》称药王庙,在西门内。
Part.04
壮医防治特色:
一、外治为主,偏重祛*壮医认为人之所以发生疾病,是由于受到*气的侵犯,这种*气能使人的气血紊乱,脏腑不和,所以治疗一定要以祛*为先。根据*气侵犯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治法,如*气自皮毛肌肉而入,则用刮法或挑法。二、防治结合,有病早治壮医在防病方面有独特的方法。壮族地区山高林密,多雨酷热,山村的早晨,往往瘴气雾露迷蒙,如外出赶路,要口含生姜以散寒辟秽;野外耕作,为防暴雨淋湿后伤风感冒,则取姜葱汤沐浴,姜糖汤热服,以驱寒湿。三、用药简便,贵在功专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药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共多种,其中大部分生产在壮族居住地。壮医的用药,很讲究简、便,注意选用作用大、功效快的药品,一般常用1-3味,最多也不超过5味,以防药多而杂,反而影响疗效。四、扶正补虚,配用血肉之品在壮族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中,有蛤蚧、*精、首乌、土当归、土*参等补养药物,壮医多用之与血肉有情之品配伍,治疗气血两虚、正气不足之体。例如宫寒不孕,常配羊肉作饮食疗法。Part.05
据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调查,壮药共有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壮药主要有:广西马兜铃:块根入药,味苦、性寒,有小*。有清热、解*、止血、止痛之效,治喉痛、腹痛、跌打、疟疾、蛇伤等。千斤拔: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龙船花: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调经,降压。鸡蛋花: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暑之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01
广西马兜铃
02
千斤拔
03
龙船花
04
鸡蛋花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