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补兼施常相配
厌食需分虚与实
病案2:患儿李某,男,2岁。
年10月30日,主诉纳差1周。患儿1周前因肺炎后出现不思乳食,食量减少,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无咳嗽发热、恶心呕吐等症,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小便正常。体格检查: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患儿病后失于调养,使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而致厌食;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故纳呆食少;气血精华化生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荣养肌肤,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牌不健运,食而不化,故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根据舌脉,中医诊断为厌食,辨证为脾胃气虚。治疗以健脾理气为法。
山药10g,茯苓10g,鸡内金2g,山楂炭5g,明*参5g,焦白术5g,薏苡仁5g,白扁豆5g,陈皮2g,大腹皮5g,车前子5g,甘草2g。共7剂,嘱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电话随访,服上方7剂后,患儿食欲明显改善,面色渐渐红润,二便正常。
本案患儿为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脾胃气虚,胃纳不开,脾运无力所致,故在治疗上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健运。方中山药、茯苓健脾益气,为君药;明*参养胃阴、清胃热,焦白术健运脾土,鸡内金、山楂炭消食和胃,共为臣药;白扁豆健脾止泻,薏苡仁燥湿健脾,陈皮理气调中助运,大腹皮、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理气、消食和胃之功效,健脾则可运化,胃和则可受纳。
《灵枢.脉度》日:“脾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本例患儿因病后失于调养,临床中此类患儿常见,脾胃收纳运化功能失常,故应健脾助运、消食和胃,方可取效。
名医儿科张涤教授门诊经验实录,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次转发完全公益,无任何经济利益,纯属传承发扬中医的正能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