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天气,白露后,大部分地区降雨显著减少,气温逐渐转凉。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后,要防5病,身体健康很重要!
1,防呼吸道疾病——别着凉
白露后,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气温下降会更明显。
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皮肤等,人体会因着凉,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从而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
防呼吸道疾病,别着凉,早晚添加衣物,不露胸、露背,睡觉不开窗和空调。
2,防心脑血管疾病——控情志
白露后,早晚温差大,对一些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在季节更替之时,要特别注意。
防心脑血管疾病,控情志,力求心里平静,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利于控制血压。
3,防风湿关节病——防寒冷
天气转凉,很多患有风湿性疾病的人,易在这季节复发关节疾病,尤其是冷热交替的时候。
防风湿关节病,防寒冷,注意保暖,尤其是避免直接用冷水洗澡。
如有严重病情,难以忍受,可进行适当理疗进行缓解。
4,防肠胃病——控饮食
入秋后,大量水果上市,但要少吃瓜类,俗话说“秋瓜坏肚”,瓜果类易使脾胃运动消化动能受阻。
防肠胃病,控饮食,不要乱吃,不暴饮暴食,以清补为宜;对胃肠虚弱、有过病史的人,更应少吃些大鱼大肉等易生火的食物。
5,防皮肤瘙痒干燥——防秋燥
白露后,秋风来,将空气中的水分吹干,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这阶段,人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诱发皮肤瘙痒、干燥等疾病。
防皮肤瘙痒干燥,要防秋燥,注意皮肤保湿,适当吐沫一些润肤霜。
同时,也要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多喝些水,保证肺、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白露后,记住“一忌、二茶、三汤”,秋冬少生病!
“一忌”:忌赤膊露体
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中医认为,“热者流通,寒则凝滞”。
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全靠阳和之气温煦其中,而寒邪过剩,易损伤阳气,会导致气血津液流动性减弱、流动缓慢,甚至停滞,严重可致淤血、痰饮等病症。
泡脚,有排湿驱寒的作用。
用陈皮泡脚能排出体内湿寒气,一般连泡1-2周,有助于排出体内湿寒气。
且,秋天天气干燥,用陈皮泡脚能润肠通便,还能预防便秘。
“二茶”:尾参桔梗茶、蒲公英黑苦荞茶
“二茶”:玉竹茶、蒲公英黑苦荞茶
1,玉竹茶:润肺、生津
玉竹,味甘,性平、微温,入五脏,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改善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的作用。
每天2-3g玉竹茶,有润肺、止咳、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饮用。
2,蒲公英黑苦荞茶:养胃、助消化
将蒲公英、黑苦荞二者搭配在一起,制成茶,每天2-3g,热水冲泡饮用。
蒲公英,归胃经,有养胃、助消化的作用,擅于清胃热、消胃炎。研究发现,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促使溃疡面愈合,减轻疼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对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黑苦荞,据《本草纲目》记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血滞,脾积泄泻”。
黑苦荞,能消积,有益气力、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二者搭配在一起,有养胃、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胃不好的人饮用,切记,脾胃虚寒者,可加些温性食物,如玫瑰花、枸杞等。
“三汤”:苏叶杏仁鸡蛋汤、萝卜沙参百合汤、胡椒猪肚汤
1,苏叶杏仁鸡蛋汤
配料:鸡蛋2个、紫苏叶30克、北杏仁15克,植物油、食盐各少许
做法:
把紫苏叶、北杏仁分别洗净,起油锅,打入鸡蛋煎至微*,铲起与紫苏叶、北杏仁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毫升,用大火煮熟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食盐、植物油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微畏风寒、舌苔白、胸闷咽痒、流清涕等。
2,萝卜沙参百合汤
配料:百合25克、口蘑30克、胡萝卜1根、青萝卜克、沙参15克、牛腩肉克,料酒,盐,八角,葱姜
做法:
①百合沙参洗净,胡萝卜、青萝卜去皮洗净,切块,口蘑洗净,切十字花刀;
②牛肉洗净,切块,放沸水里,倒入料酒,汆烫后捞出备用;
③锅加水,倒入所以原料,放入八角,武火煮沸,文火慢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沙参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百合也具有滋阴清肺的功效,该汤能润肺益气,清心安神。
3,胡椒猪肚汤
配料:胡椒20克,生姜3片,大枣6个,猪肚克
做法:
①切去猪肚脂肪,用食盐搓擦,用水洗净,去异味。
②红枣和生姜用水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③用适量水,猛火煲开,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开,用中火煲3小时,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水可调理胃寒,有健脾开胃、驱风散寒、温中止痛、强壮身体的作用。
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