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凌云纵笔起
TUhjnbcbe - 2022/11/8 21:31:00

回望来路方能照亮前路。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殷殷期望。12月12日,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凌云纵笔起长卷》。

全文如下:

凌云纵笔起长卷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五周年之际

辛仲平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经五个冬去春回,时间的脚步又行进至一个意义非凡的节点。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为我们擘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宏伟蓝图。由此,江苏儿女万众一心踏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壮阔征程。

凝望浩渺的岁月长河,这五年的时光不过是短暂一瞬;环视江苏大地的变迁,这五年的成就足以载入永恒史册。五年来,江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以气壮山河的江苏奋斗书写了气势恢弘的精彩答卷。

凌云纵笔起长卷,华笔妙墨写宏篇。今年8月23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不仅是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更是江苏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五年已往,江苏大地上奏响的“强富美高”雄浑乐章慷慨激昂;未来已来,走在前列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照亮前程。

年终岁首,翻自遣怀。一组“-”的图片蹿红网络,寄托人们对既往的追恋、对当下的凝视。如果把“”改为“”,我们有更多感怀、更多咏叹。“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辉煌成就、万江苏人民接续奋斗的动人身姿,每一个都动人心弦。回望处,波澜壮阔兮江海,气象万千兮寰宇。奋斗新时代!建设新江苏!致敬劳动者!

这些“第一”让人印象深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国省区第一,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全国第一,民营企业强入围数全国第一,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拥有高校数量全国第一,第一个划定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全国第一,“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数量全国第一……一系列“第一”,矗立起“强富美高”五年奋进的“鲜明标杆”。

这些“突破”让人倍感振奋:总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项目落户南京,创造了两年内由开工建设到实现量产的“台积电速度”;南沿江、宁淮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已形成可研评审意见,沪通长江大桥完成合龙,徐宿淮盐铁路和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通车在即,“轨道上的江苏”呼之欲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的江苏自贸区获批……一项项“突破”,浇筑起“强富美高”五年奋进的“厚实基座”。

这些“数字”为人津津乐道:年,全省GDP总量达9.2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了世界排名第15位的墨西哥,科技进步贡献率升至63%,全国百强县有24个在江苏、前10名中江苏独占6席;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4万年收入元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脱贫目标;PM2.5平均浓度较年下降34.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7.7个百分点;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较年提高6.8个百分点,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个、博物馆个、美术馆31个、文化馆个,文化站个……一串串数字,标示着“强富美高”五年奋进的“生动注脚”。

这些“细节”让人过目不忘:今年“双11”购物狂欢,江苏消费者购买金额排名全国第二。去年6月,徐州贾汪区潘安湖生态修复位列“江苏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榜首,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从“太湖之痛”到“太湖之治”,从“开着宝马喝脏水”的忧虑到“和着清风望星空”的惬意,绿色江苏摇曳生姿。近三年来江苏发案总量和重大案件发案量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和破案率高位运行。前几年,英国人保罗被“菲尼克斯”总部派至南京。他说,这里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我女儿单独外出,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我住在柏林或者伦敦,我肯定不放心。”保罗的“放心”,是平安江苏、文明江苏的注解。一帧帧“细节”,描摹着“强富美高”五年奋进的“最美风景”。

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锚定“创新坐标”,凸显“富民原点”,延长“生态轴线”,刻画“文明标尺”;既强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又强创新能力、市场主体活力、资源整合能力;既抓“显性财富”又抓“隐性财富”,既长“骨头”又长“肉”;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既讲“含金量”又讲“含绿量”,既看“经济成色”又看“环境成色”;既要物质文明又要精神文明,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新发展理念在江苏落地生根,汇聚成“强富美高”五年奋进的“力量之源”。

橘绿橙*时节好。经济“赤卷”成色十足,富民“橘卷”温暖人心,环境“绿卷”婀娜多姿,文明“紫卷”瑰丽灿烂,“强富美高”多彩答卷生机盎然。但也要看到,卷面上也有一些“弱色调”:经济总量大但结构不够优,一些产业处于中低端,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差距还不同程度存在;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与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群众富裕程度还有待提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相称;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充分,教育、卫生、社保、养老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还需加强。“弱色调”要成“主攻点”,“考点盲区”就是“改进起点”。既看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又看到短板不足,既坚定信心又保持清醒,既不骄傲自满又不妄自菲薄。化弱势为强势,化变势为定势,江苏成绩分量更足,江苏步履更加铿锵,江苏前景更加灿烂。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一件高超的艺术品,不唯精良制作、精湛工艺,更在高远立意、巧妙构思。“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幅绚丽长卷,何以精美,何以动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

纵横捭阖“大写意”。*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以领航中国的大胸怀、大气魄和大智慧,以崭新理念和非凡作为,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展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布局。“强富美高”新江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部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总书记为江苏定的向、指的航;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迈上新台阶,是总书记为江苏把的脉、点的穴。总纲领总定位总要求,新起点新征程新实践。“要再接再厉,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如同一幅“大写意”。这幅“大写意”,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这幅“大写意”,笔墨酣畅、挥洒淋漓;这幅“大写意”,雄健遒劲、俊秀飘逸。

精雕细琢“工笔画”。“强富美高”的“大写意”,要一锤一锤钉钉子、一步一步抓落实,才能变成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五年来,省委、省*府牢记中央嘱托、顺应百姓期待,赛好“强富美高”的“短道速滑”:在总书记提出“强富美高”新江苏后的第八天,就召开省委全会,全面作出部署,以只争朝夕、不舍昼夜的状态起好步、开好局。传好“强富美高”的“田径接力棒”:从省第十三次*代会到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从“两聚一高”到“六个高质量”,一棒接力一棒,勤励不止奋进不息;一步紧跟一步,大步流星阔步向前。跑好“强富美高”的“全程马拉松”:不管是发展、富民、生态“单科卷”,还是建设新江苏“综合卷”,都要讲速度更讲耐心,起步争先更持续领先,开足马力更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细针密缕“苏绣图”。今年国庆,以“江苏智造”为主题的彩车精彩亮相北京,5位活力青年在倾斜45度的平台上,以每秒0.8米的速度,不停地向上奔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奔跑之姿”成就“奔跑之态”,以“奔跑之态”定格“奔跑之势”。万人民、万市场主体、万知识分子、多万科技人员、数目众多的产业工人、现代农民,一起奋斗、一路奔跑,汇聚成建设新江苏的万千“金线”,共同织就新江苏的华美“苏绣”。王泽山院士“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勇攀高峰;赵亚夫“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王继才“一朝登岛,一生卫国”,以岛为家,把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海防事业;崔根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用企业家精神点亮产业强国梦想。正是每一份力量的凝结、每一束星光的烛照,五年答卷才如此银河璀璨、闪耀夺目。

壮美交响,从来用汗水谱写;宏伟答卷,非热血不可成就。像江河一样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像山峰一样高耸入云、巍然屹立。“江苏布局”大气磅礴,“江苏信念”坚若磐石,“江苏脚步”矫健有力,“江苏力量”众志成城!

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为;欲成非常之为,必有非常之智。

全新考题呼唤全新作答,全新使命期待全新作为。江苏,这个曾经“考”出“鱼米之乡”富庶、“考”出改革开放辉煌的“考生”,在“强富美高”五年奋进中,一如既往“妙笔生花”,一力当先“倚马可待”,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埋头实干答好“基础题”。打基础才能谋长策,夯基石方能利长远。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江苏是交通大省,但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尤其长江以北高铁、海港建设等相对滞后。强交通就是强基础,组建港口集团、铁路集团、机场集团,规划建设一批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苏北各市快速进入“高铁时代”,全力构建“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全省、各设区市1.5小时抵达南京”新图景。实体经济是江苏发展的“定海神针”。抓制造就是实“家底”,大刀阔斧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变“小巨人”为“巨无霸”,化“江苏制造”为“江苏智造”“江苏创造”。创新大厦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上,出台“科技创新40条”“知识产权18条”,瞄准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主攻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给“非规划创新”留口子,为“无用之用”搭舞台。一股股强劲动能喷薄而发,江苏发展的“摩天大楼”地基稳固、安如泰山。

凝神闯关写好“拉分题”。解民忧者得民心,顺民意者得高分。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是决定考分高低的“拉分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人民才能“判高分”。以“苏北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地方”的自警,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让苏北地区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省,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让千千万万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以“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个不落”的自觉,聚焦重点贫困片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破解富民难题,做好“加减乘除”,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和城乡居民收入,降低税费和基本公共服务开支,激发全社会创业创造创新“乘数效应”,破除影响增收的体制机制约束,释放富民红利。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一份份福祉走进百姓,一波波点赞扑面而来。江苏发展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日臻高扬。

创新思路破解“压轴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锚定江苏定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如何体现江苏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作出江苏贡献?为全国发展探路、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彰显江苏担当?“压轴题”要有“锦囊策”,综合运用“开平方”“导函数”“求积分”等创新手段,开山劈水、闯关夺隘。聚焦“为全国发展探路”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谋而后定、定而笃行,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收官战,在苏南六县市开展现代化建设试点,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现代化路径。放眼“长三角的江苏”“中国的江苏”“世界的江苏”,摹景雄阔、寄寓高远,建设高质量产业体系的引领区,形成高层次科技创新的聚集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在推进“六个一体化”中凸显江苏风范。对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切问近思、常怀远虑,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强化制度建设,为“中国之治”贡献江苏智慧。江苏发展的“宏图远景”可触可感、可望可期。

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江苏能“填空”、善“判断”、会“选择”,是得分之“术”;常怀“赶考”意识、永葆“迎考”状态、做足“应考”准备,扬起“精气神”、考出“高分卷”、勇做“优等生”,则是更为重要的优胜之“道”。

江苏发展可圈可点,江苏奋斗可歌可泣;江苏经验可书可写,江苏启示可照可鉴。

今年5月,江苏决定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常州市溧阳市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这意味着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迈出新的一步。回望五年历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低调务实是江苏取得成绩的“关键密码”。思所从来,知所将往。江苏这个“探路者”靠这些密码成就今天,必然也要靠这些密码走向明天。

架好解放思想“当头炮”。无论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还是打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破除姓“公”姓“私”的疑虑,解放思想一直是江苏发展的一大法宝。针对一些人“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江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发出“九个有没有”的追问,引导全省上下不因先发优势而“盲目乐观”,扫除一好百好的“认识盲区”,走出经验主义的“路径依赖”,力戒能拖则拖的“侥幸心理”,摒弃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摆脱一味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破除各自为营的“视野局限”,克服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整治简单克隆的“形式主义”,推动解放思想向深处拓展。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创一个火红年代”、摆脱“地市级思维”、破除“苏北意识”、跳出“城河思维”、书写“新时代的‘西游记’”,极目大江南北,解放思想成为推动发展的“最强音”。在新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同样需要以思想领先赢得发展率先。

善用改革创新“制胜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江苏以改革为针,以创新为线,一针一线、绵绵用功,织就一幅改革创新的“璀璨云锦”。实施“不见面审批”“”改革,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优的营商环境;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率先实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以“最严监管”保障绿色发展;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蜗牛奖”“骏马奖”形成奖优罚劣闭环,“*治体检”建卡立档,作风建设“永不打烊”,展现全面从严治*“首提地”的担当作为。在新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仍需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锐气、朝气,懂得“化难为易”,善于“化浅为深”,以改革创新的“春天播种”,实现硕果累累的“秋天收获”。

下好抢抓机遇“先手棋”。江苏每一步跨越都是对机遇的“深耕”。抓住改革开放春风浩荡大机遇,江苏赢得了乡镇企业的“异*突起”;抓住全球要素重组、世界产业转移大机遇,江苏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机遇,江苏取得了创新型经济的“长足进步”。机遇如行船遇顺风,抓住了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失去了则是“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在新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必须抢抓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多个国家战略叠加交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等重大机遇,把握机遇“窗口”,抢占机遇“风口”,“未”中寻机,化“危”为机,最大程度释放战略叠加的杠杆效应。

甘当低调务实“过河卒”。务实踏实扎实,是江苏人的鲜明特点。抓经济则务项目之实,抓改革则务突破之实,抓民生则务感受之实。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低调务实不张扬”“让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变化、感受到温暖”,到全力夯实产业“家底”、力破“重化围江”难题、敢啃民生改善“硬骨头”,“低调务实”催生了“高调果实”。在新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要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抓发展上,将更多心思和力量用在惠民生上,不摆花架子,不虚张声势,不好高骛远,在无声无痕中全力突破前进道路上的关山险隘,让江苏的“实”永远“时”!

新时代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新江苏的美好蓝图仍需奋斗。千帆过尽,回望来路;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与时间赛跑,用奋斗作答,向优异进发。

钟山风雨,大江奔流。南船北马交接,吴韵汉风交融,“一带一路”交汇,江河湖海交织。交汇是江苏的区位优势,是江苏的文化气质,也是江苏的潜能所蕴。水韵江苏,时代交汇。如长江般义无反顾,如运河般赓续延绵,如大海般广阔无垠,至刚而坚不可摧,至柔而善利万物。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百年以前,江苏境内第一条铁路沪宁铁路全线通车,开启了江苏发展的“铁路时代”;再过几天,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正式运行,将实现苏北五市全部通高铁的“历史飞跃”。2年,邓小平同志殷切期待“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点”;年,习近平同志谆谆嘱托“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筑路铺路,江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闯路探路,江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归零再拼搏,重新再出发。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每一份力量汇聚起来,每个人的光辉融入时代的发展,江苏的星空就会群星闪耀、灿烂夺目。“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嘱托犹在耳,奋进正当时。我们整装待发,我们扬帆起航,我们踏浪而行。

赶考,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源:江东观潮(新华日报评论理论部)

编辑:王晶枫

审核:高仁泉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凌云纵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