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经常看到很多关于“如何健脾的食疗,药疗”方法,但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健脾吗?
千万不要盲目去健脾,可能会物极必反,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好好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脾”在我们人体左边上腹部,也就是大概在左边的肋骨弓下,左胸下一点的位置。
在现在医学中,“脾”主要有造血、储血、虑血以及免疫的功能。
在胚胎胎儿时期,“脾”主要是用来造血的,但是在成人时期,“脾”几乎不造血,或者说只有人体血液不足时,才会“产血”供人体使用,也是一个“储血”器官。
除此之外,如果血液比较“脏”时,“脾”也会起到一个虑血的作用,过滤掉细菌、异物以及衰老掉的细胞;
同时“脾”还起到免疫的功能,给人体增加好多道防线,使人体很多机能得到正常发挥,如发现有癌细胞,脾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它消灭掉。
在中医的说法中,“脾”主运化。
简单来讲,就是把我们平时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转化为人体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再把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器官,以供我们能够进行日常生活。
所以如果“脾”不好,那么就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运输功能。
消化不好就不想吃东西,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消瘦等等情况;吸收、运输不好,人体的营养物质就减少,供应不足,容易引起疲惫、头晕、呆滞,没有精神的情况。
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弱,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形成“痰”、形成“湿”、水肿。
如果喉咙有痰、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情况,吃东西就会口淡无味,就可以判断为“脾”虚,就需要健脾了。
相信也有很多人经常看到,“脾”和“胃”通常放在一起说。
从位置上说,“脾”是在胃的背面,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功能上说,两者之间都是统筹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脾胃虚,则五脏虚,脾气虚,则百病生;所以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健脾”,但是也不能过度去补。
不能盲目健脾,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找出为什么会导致“脾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一天三餐都大鱼大肉没有荤素搭配以及暴饮暴食,吃得油腻辛辣等等;一来刺激了五脏,二来人体吸收不了这么多东西,造成营养过剩。
除了饮食方面,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和以往有所不同,劳累熬夜,压力增大,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大起大落等等也容易“脾虚”。
所以,如果有以上这些行为,可能你的脾胃已经虚了,也需要补一下。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调整好生活方式、饮食方式才是“健脾”的最好方法。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泡脚、按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除*素,减少脾脏负担;
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吃山药、薏米、燕麦等健脾养胃的食物,每周约2-3次,或者用*参、*芪、白术、茯苓、白芍、山药等中药材煲汤吃、泡水喝,每周1-2次,脾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