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是一所独特的学校——每年有多名在校生与长眠在此的名抗日英烈相伴相守。
它就是坐落于天柱山南麓、潜水之滨的省级示范高中——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在这个透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名背后,有一段悲壮雄浑的校史。
抗日烽火弥漫的年,国民革命*48*师的具抗日将士遗骸被安葬在野人寨(如今的天柱山镇)。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共同倡议“永久纪念忠烈以及培植烈士遗族与地方优秀青年”,在此建校护陵,定校名为景忠中学,取景仰忠烈之意。年更名为“野寨中学”。
伴随着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一起传承至今的,是该校对于学生品格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
地处群山环抱之境,区位优势不足,但坐拥着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如何让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发挥作用,引导山区孩子的品格塑造,为他们今后走出大山、回报乡梓打下良好的品行基础,这是全校上下一直在试图破解的教育命题。
针对德育中一度存在的“以知代行、以说代教”等现象,年来,该校创新品格教育模式,以知行统一为目标,以“德育微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感悟,养成良好品格。
品格教育实施以来,究竟效果如何?这一模式是否值得复制和推广?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前往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以及当地多所学校进行深度调研。
“抢着报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怀着敬畏和虔诚,去做一项神圣的事”
一走进野寨中学,“爱国主义”就变得具体起来。
校园依山而建,教学楼、宿舍楼和翠柏松林相互掩映,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烈士陵园、博物馆、忠烈祠、浩然亭等错落分布。
每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烈士纪念塔广场举行盛大高一新生开学典礼;高三学生离校前最后一个活动,是向烈士墓碑告别宣誓……“爱国教育是学校的传统,‘品格至上、忠孝为先’是我们品格教育的主题。”野寨中学*总支书记、校长徐汉夫说,这首先体现为学校在每个和抗战、烈士相关的节日节点,都会开展活动。
彭文超现在高校工作,他至今记得年秋季入学,老师带着同学瞻仰烈士遗风时,心灵感受到的震撼。在学唱校歌时,他便对“堂堂公墓起冈峦,先烈永流芳”这句词有了特殊的感受。“毕业多年,大家都记得校歌怎么唱。”
读书时,彭文超喜欢在中午和傍晚时分去忠烈祠、浩然亭走走,在安静肃穆的环境中,他觉得,学校沉淀了70多年的精神力量在亭台楼阁间流转,也在学生心间流淌。
步入校园中部,记者注意到,该校的高考录取榜与众不同,考取*校的学生名单总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他们所占的宣传版面也更大、更突出。
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防、热爱国防,鼓励他们报考*事院校、献身国防,学校专门制定“长城计划”。每年8月1日,在专设的“长城奖学金”及“国防七子奖”颁奖仪式上,考取*校的学生、家长、班主任会受邀并发言。曾经有一位*事院校的领导来到野寨中学听闻“长城计划”介绍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行*礼以示敬意。
爱国情怀刻进了学生的骨子里。该校品格教育工作室负责人、校*总支副书记徐富贵记得,学校曾在高一年级招募志愿者,为烈士陵园的碑文描红,出乎意料的是,近百名学生报名,选谁成了问题。
最终,校团委出了考题——谁背诵的烈士楹联碑文最多,就能入选。激烈的比赛后,20多名学生脱颖而出。正式描红前,孩子们站在烈士墓碑前宣誓。“抢着报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怀着敬畏和虔诚,去做一项神圣的事。”一名同学回忆。
徐富贵观察到,虽然每年各*校招录计划不同,但学生报考*校积极性高涨,参与招飞体检人数也逐年增加。
爱国,从爱父母、爱家做起。家国情怀养成的前提是尊重父母。在野寨中学,每年清明节,学生会完成一项特殊的作业——听父母、爷爷奶奶讲祖先的故事,并以此写一篇日记。在徐富贵看来,优良的家风传承至关重要,“记祖”才是最有意义的“祭祖”。
今年清明节前,野寨中学在忠烈祠广场开展清明祭扫英烈活动。野寨中学供图
前些年,老师们还发现,孩子过生日时,有很多家长带着蛋糕、礼物送到学校请客,同学之间还存在凑份子买礼物的现象。为此,学校设计“母亲才是生日的主角”活动。学生在生日当天,要为母亲做一件事,并上台讲述和母亲之间最感动的一件小事。很多老师都记得,孩子们在讲台上说着说着,泪流满面。
读研一的许欣至今记得那一年的生日场景。作为留守儿童,打小她对母亲的概念很模糊,只知道母亲常年在小卖部忙活,很少回家陪自己。高一过生日之前,她不知道该为母亲做点什么,时任副校长的徐富贵让她写封信给母亲。
许欣特意去学校小卖部买了一张粉色碎花图案的信封,坐在课桌前,斟酌许久,郑重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年少不懂事,总是疏远母亲,希望母亲原谅,以后带她出去旅游。至今,母亲还珍藏着许欣的这封信。
“我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在我眼里,她很不平凡,撑起了一个家。”也正是3年的写信活动让许欣意识到,生日主角其实是母亲。她也更明白了“儿的生日,娘的难日”这句老话的深意。
高中毕业5年多了,每到生日那天,无论在哪儿,她都会给母亲打一通电话或视频,她还保持着定期给母亲写信的习惯。“这是学校教会我的道理,也是我和校长之间的约定。”
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收获成功和自信,养成好的品格,再辐射家庭、社会
家国情怀的培养,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接下来的品格教育如何系统化开展?
徐富贵说,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针对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德育微行动”,让学生在活动设计、组织实施、总结评比、表彰奖励等环节中体验感悟,力求把每个活动做到极致。
年,该校开展的第一个品格教育活动是“光盘行动”。针对学生吃饭浪费现象,学校要求学生吃多少盛多少,由学生来监督记录光盘人数,并将光盘率纳入班级相应考核。一周不到,各班光盘率就达到90%以上。
在随后开展的“垃圾桶”行动中,学生认领打扫清洗全校40个垃圾桶,他们自发将自己原创的环保格言和个人名字贴在垃圾桶上。一名学生说:“我要以此来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点赞!”
校团委书记陈义华向记者介绍,所有活动都是身边事儿,如毅行拉练、“文明从3路公交车做起”“给学弟学妹留一个整洁的教寝室”、复习资料义卖等,但其中包含着意志力、责任感、感恩养成等一系列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班主任休息一天”的灵感则源于一次偶然事件。年,校领导在巡查时,发现高一年级一位班主任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询问后得知,他为了学生连续4天一直熬夜加班。第二天,年级部就召开全体班干会议,再由各班干在班级召开会议,讨论一个主题——如何让班主任每周休息一天?
随后,各班级同学梳理内部管理现存问题清单,并提出解决方案,将方案报年级部审批。在“休息日”,班主任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不出现在班级、操场、宿舍和食堂,当天学生自主管理,第二天早读,班长对照问题清单做出总结,上课时,班主任会向全体同学致谢。
“这个活动除了感恩班主任外,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组织能力以及契约精神,是对学生综合品格的培养。”徐富贵说。
品格教育的推行,并非没有阻力。
年高考前夕,高三年级部原计划组织一场徒步远足活动,为考生放松打气,但因天气原因,一直等到5月中旬。彼时距高考只有十几天,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表示反对,担心会分散精力。最后,校领导集体讨论决定,顶住压力,照常进行。
这次活动既磨练了意志又放松了心情,信心满怀的学生们在广场上摆出了“大野必胜”字样的队列,在场的师生备受鼓励。
年,野寨中学组织学生为抗日阵亡将士的墓碑描红。近几年,活动改为为校内的碑刻描红。资料图片
在野寨中学的师生看来,品格教育应当贯穿学生生涯的始终。即使高三学生到了毕业那一天,也会坚持开展“给学弟学妹留一个整洁的教寝室”活动。离校前,将教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黑板上写下给学弟学妹的祝福留言。这项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届届相传。
8年的持续探索,野寨中学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空谈无用,品格教育是“做”出来的;二是开展品格教育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品格好的孩子,成绩自然不会差。
该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可以佐证:届一本达线率67%,届为77.3%,届为85%,年,这个数字高达86.95%。
校长徐汉夫认为,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收获成功和自信,养成好的品格,再让好品格辐射家庭、社会,才能让德育和思*的目标和价值真正落地,实现立德树人。
从反哺母校到回馈社会,让感恩成为习惯
去年,17岁的高三学生江好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将自己获评“校十大品格青年”的元奖金捐给了班级,用作日常支出。她坚持认为,这是一份有仪式感的“小爱”,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这一善举源于一项同样具有仪式感的公益活动——“一元钱年度捐赠”。
每年11月9日是野寨中学的校庆日,也是年度捐赠日,学校会开展“一元钱年度捐赠”活动。每名学生捐一元钱且只准捐一元钱,双手捧着钱币,放进班主任手中的捐赠袋,班主任会向每个孩子道一句“谢谢”。随后,学生们在捐赠袋上签名,永久保留在学校档案馆中。
江好记得,在校级的捐赠仪式上,校长和学生代表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没想到捐一元钱这么小的善举,能得到这么大的赞赏,原来捐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徐富贵回忆,很多学生即便毕业了,也还保持着向母校捐赠一元钱的习惯,他至今记得,有一名叫汪倩的女生,刚上大学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