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舫,原名王少芳。年生,南京人,年因避与一京剧演员名同而改“芳”为“舫”。他从小就接受京剧世家的熏陶,喜爱传统京剧的同时,又爱好*梅戏,这与他的父亲王明山言传身教有关系。王少舫13岁时登台演出京剧《南阳关》而崭露头脚。他演的第一个*梅戏的角色是《天仙配》中的四姐(男扮女装的一位仙女)。18岁时他已长成了美男子,在安庆等地参加“京*同台”的演出,即上半场演*梅戏,下半场演京剧。一年后,他排演连台本*梅戏《秦雪梅》《青明合同记》,很受欢迎。
*梅戏《天仙配》从一年,焕发青春活力的王少筋成了“京剧皖唱”的台柱子,在《四郎探母》《游龙戏风》等戏剧中,已成为观众瞩目的名角了。年,王少筋下定决心举家由京转*,与*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少筋的妹妹王少梅于年随兄进入安庆市*梅戏剧团,年调入安徽省*梅戏剧团,饰演《天仙配》中的大姐、《罗帕记》中的店姐;王少舫的弟弟王少童是由京转*的演奏员;王少舫的夫人雪寒梅从事*梅戏曲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丈夫的贤内助;他们的三女儿王依红是*梅戏演员;三女婿陈精根是*梅戏作曲家,王氏一家对*梅戏的痴情是感人至深的。
*梅戏《天仙配》年,王少舫举家转入安庆“民众剧场”这个团体,并改为演员集体经营,王被推选为管理委员会主任。与此同时,辗转芜湖等地的严凤英也来到安庆,开始王、严分演*梅戏男、女主角的艺术生涯。年前后,王少筋同当时有“鼓王”之称的饶广胜合作,守本创新了“平词”“八板”“花腔”“仙腔”的唱腔过门,为*梅戏的弦乐伴奏开拓了新的领地。年,王少筋与“好佬”们整理、加工、创作了传统的*梅戏,如著名的《打猪草》《闹花灯》《蓝桥会》《天仙配》中的“路遇”等戏目,并为《小二黑结婚》里的“二孔明”设计扮相与服装,很有创意。
王少舫、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由王少舫、潘琢瑞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王少舫与严凤英主演的《游春》、现代戏《新事新办》等戏剧,使观众交口称赞;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无论是音乐、戏剧、舞蹈都淳朴、健康,但又丰富、活泼、生活……我仿佛闻到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芳香。”这就是他对王少筋、严凤英等人演出*梅戏的评价。在令人难以忘怀的年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王少舫、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王少舫独具匠心的“董永台步”,就是精彩的创造。
*梅戏《天仙配》年底拍成,年发行的电影《天仙配》,一与观众见面,立即掀起学唱*梅戏的热浪。尤其是王少舫饰演的董永和严凤英饰演的七仙女的形象,深深铭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年文化部向王、严颁发金质奖章,《天仙配》成为中国百部经典电影之一。年《牛郎织女》这部神话故事被搬上银幕,为培养年轻艺人,王少舫从大局出发,接受饰演“金牛星”的角色,“牛郎”这一主角则由*宗毅扮演。王少舫努力塑造新形象,把“金牛星”的正义、善良的品格充分表现出来,成为观众心目中难忘的形象。
*梅戏《天仙配》年王少舫不顾年迈体衰,出演《龙女情》中的*丞相。年,剧作家金芝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喜剧改编《无事生非》。在该剧中,后起之秀马兰饰演李碧翠,王少舫饰演唐德隆,由安徽省*梅戏剧院演出,使优美的艺术韵律与莎士比亚人文理念相融,深受中外观赏者的褒奖。同年9月之后,《无事生非》先后在京、沪、宁等地演出近百场,获文化部和安徽省*府的嘉奖。正当此剧演出红红火火的时候,王少舫在此剧准备赴首都北京会演之前,因病于合肥去世,享年67岁。
*梅戏《天仙配》在著名编剧金芝、杨庆生所著《*梅戏》一书中写道:“他演的唐德隆是其后半生演的第四个大红媒。前面是各具特色的《女骑马》中的刘文举,《牛郎织女》中的金牛星,《龙女》中的*丞相。他曾在《无事生非》演出中对编剧金芝说:‘我怎么老演媒人?’金说:‘那我们就合作一个不是媒人的戏。’不意他竟撒手而去了。当然,最可赞佩者还是少筋先生一辈子为京剧与*梅巧做红媒,使之形离而神合,花开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