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用增,都不见效
TUhjnbcbe - 2023/4/23 19:28:00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很多产品新人做用增都会陷入一些误区或者套用一些方式来做,常常不见效。本文梳理一下用增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

01关于用增的几个常见误区

1、用增等于渠道拉新?

用增从定义上来说是用户规模增长,贯穿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不同发展阶段,用增的方式不同,主要包括:拉新、留存、促活和召回等。

也就是说而拉新仅是一种用增手段,且拉新也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产品阶段。总之,用增不应该仅被理解为渠道运营,应该多维思考为产品服务。

2、用增直接套用行业惯用方法或者过往经验。

不同产品、不同业务、不同时段,我们面向的用户、业务目标和问题都会不同,用增要多思考和产品阶段、业务形态相匹配的增长手段和产品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其他产品的一些经验。

像内容产品、电商产品、工具产品、平台其实拉新手段都不尽相同。即便相同类型产品,手段有时也不能直接套用。比如同做裂变拉新,如果你的商品门槛更高,超出单个用户拉新极限,用户成功率低,往往最终拉新效果会低于预期。

并且现在很多套路,用户太熟悉了,也厌恶了。你跟用户玩伎俩,损害的只有产品形象和用户感情。

、用增就是把用户拉来实现数据增长就行?

当前很多用增逻辑认为只要用户来,端内业务都有机会分享红利。财务算的也很清楚,一个新用户几块钱,一个活跃用户几毛钱,ROI打得住就好。但实际上,我看到很多用户增长都是一次性的过水流量,数据曲线往往像做了一次过山车。

比如,在没有收集到一些产品信号的时候,贸然大规模拉新往往是承接不了新用户的。留不住,数据只在活动期间出现了激增,活动一旦停止,数据一夜回到解放前。

或者用户来了以后,转化效果奇差,一些交易转化只有%差不多。

这都算是流水用户,没多大价值。

我一直认为产品DAU增长往往是一个自然的结果,需要业务价值和用户需求的匹配与契合。有时候硬做并不一定能快速见效。

我们要做有价值的用增。比如我们要看用户以日/周/月为单位的主动登录的留存率。只有这样的用户,就说明质量发生了变化,否则就像一个快递员,来了就走没啥用。

、行业或组织问题导向的增长误区:流量思维

现在互联网行业内普遍的流行的流量思维代替了几年前的用户体验思维。

一方面,在流量思维导向下,产品追求的更多是投入回报率、转化效率,都是要算钱的。在这种思维驱使下,我们会掉进追求数字的陷阱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push,为了追求打开率,我们往往采取各种条件来圈用户。结果往往数据效果很好看,打开率有多高多高。

这样做,虽然从某个case或者短期看也许是有效的,但这种思路做久了,往往不利于整个产品长期的用户增长。

这其实意味着产品在用增前期就做了用户池限定,只在某个容易摸到鱼的池子里摸鱼。这种做法特别类似于某些地方学校的高考,为了提升学习录取率,直接不让学习差的学生参考。

另一方面,流量思维对于产品来说损失了用户的价值和体验。我们更擅长用各种套路去糊弄甚至欺骗用户,产品经理越来越不代表用户价值了。

尤其是很多产品团队,从组织架构的划分上就切割了用户的利益。比如电商平台往往会按照行业和商家去划分。

很多时候,我们做决策都是评估了商家、平台利益之后做出的,往往独缺少了用户视角。产品都不做用户代言人,想问企业内部谁还能为用户价值代言?

所以,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流量思维,很致命。而在这种思维统治下,用增只是从战术上做的事情就很局限、很套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当然这种思维和组织问题,需要产品部门一号位去思考和解决。要不然遇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冲突的时候,对下面执行的人来说会很痛苦,因为他的目标是另外一个。

02好的用增怎么做?

我们要做有价值的用增——就是要重新建立产品和用户的巧妙连接。

1、要明确产品核心价值,用增要传递用户心智

现在,行业内很多产品的定位都模糊了,你说不清他的核心是什么?反正是既要也要还要,好像唯其如此才能在竞争中不落下风。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最好的产品都是靠口碑传播的。比如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用增,都不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