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伦老师在《生活处处有中医》里这样写到:“父母给你的元气,这是先天的,如果后天不用谷物来补充的话,人就只能活7天,这些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而这些谷物是为了减少元气的消耗。如果每天都正常、合理的饮食起居,人类的最高寿命应该是岁左右。”饮食的根本作用是给人提供能量,维持生命,为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营养,补充人体日常活动中的各项消耗,也能防治疾病或加速病人康复。食物与药物同源、同理,由此发展出了食养、食疗、药膳等。食养即是根据食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饮食以养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如果将饮食应用于病人身体的调节或疾病的治疗,就是食治或称食疗。孙思邈对此有言:“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我们现在的养生学也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对于一些轻病、慢性病和疾病的恢复期都可以食补,针对疾病选择适当的饮食以恢复气血、平衡阴阳、祛除病邪。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饮食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因此,选择的食物应主次分明、种类丰富、寒热补泻搭配,饮食应以主食(米、面、豆类)为主,肉类、蔬菜、水果等为辅,主食与肉类大多是补益之品,应适当多食;蔬菜、水果多属清泄之类,故应当少食,多补少泄才能维持人的健康状态。对于病人和亚健康人群则应根据个人整体状况并依据医理药性合理选择食物种类或食疗方。
药物和食物一样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而且有不少品种既属于药物又属于食物,很难截然分开,早在唐朝时期《*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饮食,患者食之为药物”,(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四季脾旺不受邪······余皆仿此。”作者按:“一般的致病因素包括饮食不当不会引起功能正常的五脏六腑或人体得病。”所以,体虚的人要好好养生了包括食疗养生,另外,气旺盛人的也要好好养生包括食疗养生以防太过,因为太过亦可致病)因此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大多被《本草纲目》收录,由此可见食物亦有治病疗疾之功。饮食在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是很多食物性质比较平和,偏性较小,功效比较弱,但在医者眼中,一桌适当的佳肴也是患者的一剂良药,一桌不当的饭菜亦可成为亚健康人群的致病因素。
药物用于治疗药效强,如果用的正确,效果将会很显著,但如果用药不当时,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而饮食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有时候搭配不当也不会立即出现身体不适。我们不用经常服用药物,但每天都离不开饮食,虽然食物的偏性比药物小很多,但吃的饭比吃的药多很多倍。在生活物质水平较高的今天,药食两用的药物(如生姜、胡椒、猪皮、大枣、枸杞、牛奶、羊肉、西瓜、*参、玉竹、黑豆、薏米、莲子、芡实、莲藕等)已经步入寻常百姓的餐桌,如果搭配不当,饮食的偏性将与中药方剂的偏性相差无几,所以长期饮食不当就会引起明显不适甚至引起疾病,如果是病人或亚健康人群一次饮食不当就可能使症状加重(尤其是当时的气候能加重病情时,比如在气候燥热时阴虚火旺的人吃生姜、胡椒、薏米等助阳或耗阴之品,可使阴虚火旺的症状迅速加重),因此,对病人或亚健康人群来说一顿佳肴也是一剂中药,有益于人或有害于人。
由于“药食同源”,所以用以指明药物性质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无*等理论就同样适用于食物,指导我们有选择地饮食。而且在中药典籍中,也对大部分的食物性质作出了研究和阐述。但是,饮食具有的一个根本性质就是长期服用性,甚至是终生可用,皆因大部分食物性质比较平和,可以久用,比如米、面、蔬菜、水果等,一些特殊食品(大多数调味品、偏性大的肉类果蔬等)除外。性味归经等中药理论在指导食物应用时并不是十分严格,如甜苹果味甘性平偏凉,久食一般不会发生像凉性药物那样的副作用,但有些食物不像甜苹果那样平和,如水果中的梨,其性寒凉,虽然远远不及大*作用强,但是平素胃寒或胃纳不佳的人,食之胃部也会略有不适甚至引起泄泻;再如性质寒凉的白萝卜,生食有理气化痰,消食和胃之功,但长期大量食用或食用不当也可引起明显气虚症状,白萝卜熟食有降气的作用,若与胡萝卜、韭菜、芹菜、生菜、胡椒等降气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会引起清阳不升甚至气陷;再如性质寒凉的冬瓜,有清热利尿,降脂减肥之功,但长期大量食用或食用不当可引起便秘或气阴两虚;再如莲藕,生用甘凉,可清热凉血散瘀,但熟食甘温,有益气补阴之力,但长期大量食用或食用不当却可助生痰湿;再如鸡蛋,生食清热解*,做九分熟则养阴清热,煮熟透再吃则补气效果更好,不论哪种做法,吃太多都会引起身体不适;再如性寒凉的芹菜,有清热平肝之力,但长期大量食用或食用不当却可引发疾患,例如在明朝洪武年间,朱棣尚为燕王时,因患症瘕之疾,燕王府良医正(后升院判)韩彝久治不愈,太祖朱元璋就派自己最器重的御医戴思恭前往燕京(北京)诊治。戴思恭先询问了韩彝所用的药方,又问燕王有什么饮食嗜好,朱棣答:“生芹”。戴思恭说:明白了。他一剂药下,即排出诸多寄生虫,燕王的病就好了。
药食的使用有时候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是指导我们使用药食的根本法则,药物的使用会有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同样饮食也如此。自然界有四季寒暑的更迭,居处地点有高下、燥湿等不同,应根据这些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差异,有选择性地使用药物或饮食。诚如《*帝内经》“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之谓也。药食的应用要“因人制宜”,应根据人体性别、年龄、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差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因人、因证而施,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饮食或药物,绝不能不顾身体条件和状况乱用药食否则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结果。”俗语说:“是药三分*”,《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令,聚*药以供医事。”古代常常把*药看作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在寒、热、温、凉和酸、甘、辛、苦、咸等方面药物又有自己突出的特性,治疗疾病也正是应用了药物的这种“特性”,也就是偏性来调整有病机体的偏失状态,比如人体寒用温热的药物为主;人体热则用寒凉的药物为主;人体寒热掺杂则寒热之药同用;人比较虚弱,则用补益的药物为主;人的气机不畅、郁滞,要用疏散、理气的药物;人的气机上逆,要用降气、潜降的药物;人的气机下陷或清阳不升,要用升阳的药物;人体水湿比较多则用逐水利尿的药物为主;人既虚弱又有很多水湿,就要同时以补益药和逐水利尿的药物为主;体寒的人既虚弱又有很多水湿,就要同时以温热的补益药和逐水利尿的药物为主;这些只是用药的一般法则,具体的病情选方用药时还要考虑的更全面。
同样,如果药物使用过度,会造成机体在某方面的偏盛或偏衰,最终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而产生疾病,故药物应用有严格的原则和方法,饮食虽没有严格的食用原则和方法,但使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因为偏性大小是相对的,相对于中药大*和附子,所有食物的偏性都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但相对大米和苹果来说,还有很多食物的偏性是很大的。饮食经过了几千年的筛选,其筛选的首要标准就是能够长期服用而不至于产生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小,而一些副作用稍大的饮食,如部分调味品,一般家庭使用总是作为佐料,是不会作为主食来用的,这也是中国食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经验。但是调味品使用不当会引起明显副作用,比如,含有桂皮和花椒的调味品,桂皮和花椒均有小*,二者一起食用热性、燥性都很大,过用或使用不当会引发疾病(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眼目干涩,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所以有选择的、针对性地使用食物,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是中医食疗理论的奠基作。食药一体观是其中一条食疗理论观点,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①药食同源指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②药食同功是指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这主要体现于药物和食物均具有形、色、味、气及作用部位这5个方面。这里的“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作用部位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某一特定的内脏有明显的亲和力。如大多数酸的药物或食物先入肝,首先对肝脏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每种食物或药物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专,这就构成了每种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特性或性能。③药食同理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施用原则相同。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当然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寒热掺杂、局部的寒或局部的热这些特殊情况除外!
水是生命之源,不同的水有不同的性味,温泉水辛热,雨水咸平,露水和井泉水甘平,腊雪和夏冰甘冷,有医家认为水具有阴阳二性,比如,冰冷的井泉水性寒,烧热的井泉水性热,由此可见,饮食的寒热之性也受温度的影响,一般而言,过冷的饮食内藏寒凉之性,过热的饮食内藏温热之性,所以,对于寒性体质的亚健康人群应适当多食性温热的食物并相对少食寒性食物和温度过低的食物或水,对于热性体质的亚健康人群应适当多食性寒凉的食物并相对少食热性食物和温度过高的食物或水;对于健康人群,冬季应少食性寒的食物和温度过低的食物或水,而夏季应少食性热的食物和温度过高的食物或水。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明确指出:“*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认为凡是药物,其性味之偏较大。多有*,作用猛烈,所以一般用来攻邪。而食物性味之偏较小,平和无*,一般用来补精益气,强身健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蛇蝎之*及器物打击等病理产物。精气又称正气,泛指人体的精华物质及其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自我调控抵抗疾病、康复的能力。西医采用药物补替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如用抗生素直接抑制致病菌,或者用调节酸碱平衡的液体疗法等等。这些疗法虽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存在着药物副作用大,不能根治疾病,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弊端。而药攻食补论正是基于保护人体正气的这一原则,从而成为中医食疗的重要指导思想,发挥保护人体正气作用的物质正是食物。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表明五味偏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素问·宣明五气篇》亦强调:“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内经》对各种不同疾病的饮食禁忌也有所记述。如《素问·热论篇》指出外感热病的饮食禁忌:“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表明病人发热稍退,如吃肉食,疾病会复发;如多食,可使余热遗留不清,所以食肉类或饮食过多,均为热病所禁忌。
由此观之,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