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乱世,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用郭嘉的话来说,就是要“审于量主”:依附于枭雄明主,就有机会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不幸追随庸主,就会壮志难酬甚至身首异处。
郭嘉的“审于量主论”,是在评论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时说的:"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袁绍并不缺少足智多谋之士和勇猛善战之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耳根子软,手下的谋士和将*们为一件事吵得不可开交,他却不能独断专行拍板定调,比如在乌巢遇袭后,张郃主张半路设伏截杀曹操,郭图主张围魏救赵突袭曹*大营,最后袁绍一拍脑门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主张打劫的张郃去偷营,派轻骑驰援淳于琼。
捏着鼻子攻打曹*大营,输赢都不讨好,进退两难的张郃一气之下带着高览投降了曹操,袁绍最为倚重的河北四庭柱折得一根不剩,要想打赢官渡之战,那可比猪上树象飞天还要困难。
通过袁绍这个反面教材,我们知道在乱世群雄争霸,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公”,贾诩辅佐张绣、郭嘉跟随袁绍,都不会有大出息,只有投靠曹操,才有用武之地,这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谋士水平再高,主公不听,他也无可奈何。
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说白了就是水平不行,分不清谋士建议的对与错,而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并三分天下,还是自身能力足够,知道什么样的谋士可以重用,什么样的建议应该接受。
诸葛亮是刘表的外甥女婿,庞统当过周瑜手下的功曹,法正是刘璋不待见的新都令署*议校尉,如果没遇到刘备,这三人能否在《三国志》中留下名字都是个问题,就更别提被誉为三国顶级谋臣了:“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划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耶?”
诸葛亮、庞统、法正如果一直追随刘表、周瑜、刘璋,只能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混好了能当个州官郡守,混不好也就当个从事、督邮,遇到刘备那样的暴脾气,可能还要挨顿揍。
*士贾诩再厉害,到了曹营之后,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没有刘备,诸葛亮庞统法正的能耐也显不出来,这说明影响历史进程的,是主公级别的枭雄而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再好的计谋,主公不采纳也是浮云。
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要是细看史料,我们就会发现诸葛亮是鱼,刘备才是水,说诸葛亮比刘备高明,显然不够客观公正:如果刘备不慧眼识英才,又怎么会给诸葛亮足够的发挥空间?
半壶老酒一直认为刘备能白手起家打下偌大一片基业,其能力跟曹操不相上下,还在诸葛亮、荀彧、贾诩之上,比如在知人善任、拍板决策方面,刘备是要胜过诸葛亮一筹的——刘备伐吴,正史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反对,也不可能反对:隆中对的构想,就是跨有荆州益州,荆州丢了,隆中对就成了跛脚鸭。
枭雄也好,英雄也罢,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很重要,有时候正确的决策并不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但事实会证明多数人不理解的决策是正确的,比如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就做出了一个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领汉中太守,一*尽惊。”
这也难怪所有人都莫名惊诧:刘备当时有了三块蛋糕,他自己坐镇西川,荆州交给关羽打理,汉中自然应该托付张飞,而魏延原本名不见经传,又是刚刚接赵云的班当牙门将*,资历浅威望低,却成了跟关羽权力差不多的封疆大吏。
事实证明,刘备用魏延而不用张飞,是一个极其英明的决策:魏延镇守汉中十年而寸土未失,他对刘备的命令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未擅作主张对曹魏发起主动进攻。
魏延当初给刘备的承诺,就是看好大门,不惹事也不怕事:“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的战功就无须赘述了,如果魏延不被杨仪联合其他文官搞死,姜维可能也很难成为蜀汉*方老大。
刘备力排众议提拔魏延,诸葛亮有样学样,也顶住各方面压力重用了马谡:“建兴六年,亮出*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诸葛亮是对马谡寄予厚望的,刘备临终前除了讬孤寄命,还特别提到了马谡:“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诸葛亮忠心耿耿,这次反其道而行栽了大跟头,也证明了他在知人善任方面,确实是不如刘备:同样是独断专行,刘备用魏延守住了汉中,诸葛亮用马谡丢掉了街亭。
诸葛亮杀马谡,一方面是因为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平息众怒,但不管怎么说,重用言过其实的马谡,不但违背了刘备遗诏,而且驳了元老宿将面子,诸葛亮培养后备人才的举措是好心办了错事,必须有人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至于败*之将该不该杀、马谡死得冤不冤,后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是人才原本就很匮乏的蜀汉集团,还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任何时代的战争,打的都是综合实力,这综合实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决策者的能力:袁绍兵多将广,曹操以弱胜强;赤壁之战孙刘联*的数量比不上曹*一个零头。这两场大战都是弱者胜强者败,都有“主公”犯了错误、用错了人。
刘备和诸葛亮这两次独断专行,被事实证明是一对一错,读者诸君细品刘备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会得出怎样的结论?